为何韵诗为自己而活喝彩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5月24日 09:23:49 星期五  来源:都市快报

 

    不久前,香港歌手何韵诗因舞台剧《贾宝玉》的表演,获得2013年上海戏剧谷“壹戏剧年度新锐女演员奖”。颁奖词这样说:“她有着浑然天成的诗人性情和生命气息,只能在精神漫游中为梦想所捕获。她以赤诚之心本色出演,在无情处动情,在无爱时坚守,在无名中辨明希望……为一篇更为庄严的人生章回做好了准备。”

    《贾宝玉》在兰州演出那天离开场还有3个多小时,剧场附近就徘徊着大批着装新潮的女孩子。晚上十二点,四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年龄遍及老中青三代)聚集在后台等待演员们离开时的短暂亮相,半个小时后,主创人员和演员们陆续走出时,人群中不断爆发出掌声和欢呼,最后一个出现的何韵诗成了欢呼的高潮。那个场景让人大为诧异:一个并不算大众的明星,在一座偏远的西部城市何以获得如此诚挚的喜爱?

    何韵诗入行并不晚,1994年,才17岁时,她就凭歌唱比赛出道,5年后,被梅艳芳正式收为徒弟,成为她的唯一一位女徒。此后几年时间,她写歌、唱歌,但始终没有得到大范围的认可,直到2002年,加盟百代之后,才开始放出异彩。百代给了她比较多的自由,让她可以制作自己的唱片,在商业性和她的个人追求之间做出平衡。2004年加盟东亚唱片之后,她渐渐成长为人们心目中天后的预备人选。

    不过,在K歌传统浓厚的香港,何韵诗的作品虽然叫好又叫座,却并没能形成口口相传广泛流行,显然,这种“流行”也不是她的全部追求,她对自己音乐作品的掌控能力,她的中性形象,让她和大众之间有隔膜,她似乎永远带着一抹异色,几分疏离,被人期待,却也让人犹疑。

    何韵诗的个性,或许就在这个过程中,渐渐锻造起来,日益丰满。要知道,个性其实并不完全出自天然,也不一定由顺畅的环境培育出来,个性往往来自夹缝生存中,来自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边缘身份,这种身份,让人不断向着内里打望,也会和周遭不断发生摩擦,所有这些,又在增加其性格的质感。

    2008年,何韵诗发布了粤语专辑《Ten Days In The Madhouse》,这是何韵诗在东亚唱片的第七张专辑,走概念专辑路线,专辑中的十首歌,都与现实有关,有些源自现实中人,如《美空云雀》《青山黛玛》;有的来自名著人物,如《堂吉诃德》《少年维特》等。他们都是那种不能融入主流社会的边缘人,或者疯狂,或者执着,但借助这些边缘人的身世和眼光,我们却得以换个角度打量我们所寄身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貌似秩序井然,却让人庸庸碌碌。

    此后,何韵诗曾经一度陷入低落状态,甚至打算退出娱乐圈。但2010年后,她再度振作,开始拓宽事业的维度,出演电影,并将歌唱的重心向着国语歌领域倾斜。而且,她开始在公共事务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2012年,在香港“同志”游行之后,她公开出柜,随后参与成立非营利团体“大爱同盟”(Big Love Alliance),为这个少数人群呐喊和争取权利。

    此时的她,更少消极,更多能量。2013年3月,她推出第二张国语大碟《Coexistence 共存》,希望借助专辑中的歌曲,传达“若我们希望冲破黑暗,我们必须力求共存,并且学会彼此照顾”的信息。

    舞台剧《贾宝玉》的主题和意趣却和《红楼梦》完全不同,更接近现代人的价值观。剧中的贾宝玉,不再选择出世、逃避、遗忘,而是选择留在现世,以积极态度生活。这是现代人必须要做出的选择,也何尝不是何韵诗的选择。她钟情于贾宝玉这个角色的原因,因为他常怀赤子之心。这正符合了何韵诗赤诚的个性,同时她又将个性表达和艺人责任结合得非常好。专栏作家钱德勒说,“如果以生命个体来看,何韵诗却应该是俗世中难得为自己而活的一个,尤其在娱乐圈,更加难得。”

    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的作品,我们为何韵诗喝彩,不只因为她的歌或者电影或者舞台剧,而因为她浑然无间的生命角色。

作者:韩松落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