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昆曲可以那么美,那么大胆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8月05日 07:08:44 星期二  来源:杭州日报

    时隔四个月,记者再度走进杭州中山中路62号的御乐堂,发现这里的人气已经与它刚刚开张时有着巨大的差距:周末晚间七点,一楼的餐饮大厅里全部满座,门口还围着不少过往游客,翻看着御乐堂放在门口的餐单价格;二楼人流如梭,在马上就要开演的昆曲《牡丹亭》之前,所有持票观戏者都会在这里享用雅宴,安顿好肚皮后拾阶上楼,感受传统艺术的熏陶;三楼,演出正式开始,一个幽静别致的小厅,66个座位,记者估算了一下,这一场的上座率,在七成左右。

    这是杭州第一个“堂会式”昆曲表演场所,当它四个月前刚刚开张时,几乎无人看好,平均票价800元,最好的位子卖到1280元的昆曲场所能坚持到成功。而在上周末,这家集餐饮、表演为一体的会馆迎来收支平衡点——他们的昆曲表演,每一场的成本与票房持平,已经可以靠市场的支持,持续下去了。

    像看美剧一样看昆曲 杭州人做事儿——潮!

    走进御乐堂三楼小戏厅,记者意外地发现,当晚进来看戏的,年龄层次大多集中在30岁上下,与原先预想的,昆曲戏迷大多为老年人的惯性思维有很大不同。“我是被朋友拖来了,一开始也就是应付,后来看了一会儿,感觉完全被颠覆了,原来昆曲可以那么美,那么大胆,看了字幕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古代人谈情说爱,是如此的大胆火辣。”走出戏厅后,一位名叫王静的女性观众对记者说道,她的年龄是31岁,企业白领。

    在看戏这个环节,字幕起了很大的作用。御乐堂在上演《牡丹亭》时,戏台的投影背景板,以及观众座位旁边的四块液晶屏,全程滚动着戏文字幕,而且还是中英双语,有观众笑称,找到了点儿看美剧的感觉。

    让年轻观众接受昆曲有两大难点:过于文言的戏词原本,加上个别唱词带有浓厚南方口音,让它听起来有些累;昆曲较为缓慢的唱调,也会让习惯了快节奏的年轻人产生不奈的情绪。把字幕做到观众眼前,恰好一举解决了两个难题,观众可以充分利用唱段中的空歇期了解字幕内容,同时对戏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更有趣的是,在一些难懂的戏词儿中,字幕居然还标上了注解,比如“听呖呖莺声溜的圆”,字幕标注“溜的圆”意为啼莺声美之意;“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其中的“早难道”是难道说的意思等等。

    另外,整座会馆小楼的整体装修风格,都体现出规正的后现代中式风格,既保留了中式建筑的木结构韵味,又添加了现代派极简主义的元素。观众席旁边放金鱼缸,在体现更丰富的光影色彩的同时,也能模拟戏中的雨声;一楼餐厅的墙壁用原色灰调,让整个用餐气氛透出几分淡雅,这让来这里的年轻人十分喜爱。

    “我们核算过,一场演出包括演出费用,以及自助餐费用,成本在两万元出头一点,核算成门票,每场需要卖出25张到30张可以保本。从三月底到现在,我们刚刚演过30场,现在平均每场能出近30张票,不算先期投入,演出已经达到收支平衡点了。”御乐堂经理戴志清对记者说道。

    如何更好地看一场戏? 杭州人做事儿——细!

    昆曲会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段时间也根据实际情况,对演出前后的细节进行过许多调整,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演出前的自助餐,改成半自助的形式。

    什么叫半自助呢?记者面前放着一个梭鱼形状的碟子,里面分别摆着:香椿糯米饭一团,杭式熏鱼一块,杭州卷鸡两团,南瓜糕一块,水果布丁一份,再加上新沏正山小种一壶,这便是“定食”部分。如果食量大的观众感觉不够吃,餐台上还有点心、甜品、佐餐小食作为补充。

    “看戏前不宜吃太饱,而且以清淡为好,吃太多会昏昏欲睡的。我们尽量把餐品做精细些,更有杭州味儿一点,《牡丹亭》写的就是杭州爱情故事嘛。”戴志清说道。

    看戏的时候也有讲究,工作人员会反复提醒观众关掉手机。为什么最后不要按静音,直接关机呢?戏台离观众太近,接到电话离座去讲话,一不留神就“入戏”了,影响其他观众。

    接下来,御乐堂还有个想法:是不是干脆在戏厅里放个手机信号屏蔽装置,现代人事儿多,好不容易看场戏,手机用不了或许也就死心了。戴志清说,目前还在征求观众意见,如果同意的人多,就把屏蔽器放上。

    口碑传播速度极快 杭州人看戏——雅!

    御乐堂的操作模式,也吸引了不少网络媒体的关注,不少试吃,试看的民间团体,也不跟会馆打招呼,一声不响地跑进来点餐看戏,回头在网上发布长篇大论,评论大多是正面的。御乐堂在微博微信上的口碑传播很快,对一些喜好新鲜的年轻人颇具吸引力。

    记者在实地采访的过程中询问了五六位观众和“吃货”,得到的反馈,大多对御乐堂的中式环境,以及比较安静的氛围印象深刻,戏票价格比较高依然是讨论焦点,但头一回在如此近的距离欣赏传统戏曲,能获得别样和另类的感觉,也算得上是次有趣的经历,值得回味。

    “通过《牡丹亭》,第一次知道古人谈恋爱,其实跟现代人也蛮像的,爱到死去活来,比我们更专情呢。现在看的这个好像是缩减过的版本,回头找时间,去看场全本的试试看。”一位名叫刘倩倩的观众,看完戏后对记者说道。

作者:记者 廖旭钢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