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剧院 同一个舞台 不一样的花开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11月14日 09:45:41 星期五  来源:杭州日报

编者按

立冬后,马上一年就过去了。

光阴似箭,科技的日新月异拓展了空间,却压缩了时间,日历从一年翻到另一年似乎比过往从一天翻到另一天的速度还快。

翻阅这一年杭州文化界的标志性单位,标志性事件,那些院团,那些人,有从艰难度日到奋起直追,有从政府引导到民间努力;有从坚守传统到华丽转身……这一年,和过去的很多年一样,有惊喜,有曲折,有失望,有希望。风起云涌,可圈可点。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告别是为了更灿烂的明天。

岁终年末,我们回头看,然后带着希望和梦想上路,迎接下一个文化发展的春天。

演出

四季不同天,天天有好戏

过去这一年,200台左右的各类演出在杭州剧院上演,一台台好戏,一拨拨明星,就像不同季节盛开的花朵,勾勒出杭州剧院的四季。

今年春天,对杭州舞台剧迷来说格外绚烂。具有全球影响“华文戏剧节”在这里开幕。《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晚餐》、《许三观卖血记》……7部精品舞台剧轮番上演,让杭州观众尽情领略了两岸四地的舞台剧风情。

盛夏,这里是乐迷们的天堂,一系列音乐会、演唱会在这里举行。其中,最热门的是原创音乐人曲婉婷的《我为你歌唱》演唱会。在7月的那个晚上,全场歌迷跟她一起合唱《我的歌声里》。

秋季是演出的黄金季节,这里更是热闹。9月,一场规模空前的京剧盛宴在杭州剧院开席——“中国京剧艺术展演月”开启,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四大京剧名团携13台经典京剧对戏迷们进行密集“轰炸。久未来杭的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家让杭城京剧迷解了渴。本周刚刚上演了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四世同堂》和《骆驼祥子》,而这个周末票房火得一塌糊涂的越剧《甄嬛》也将上演。

即将到来的冬天,杭州剧院将更加火热。12月,“话剧周”来临,其中有“北京人艺”的今年首部小剧场原创话剧《枪声》。话剧爱好者都知道,“北京人艺”四个字便是品质的保证,而杭州籍演员史兰芽是这部剧的主演,相信该剧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惊喜。而在圣诞节当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会带来《乱套了》,据说,这部剧“每一分钟就有一个笑点”,观众肯定会收获一个爆笑的圣诞之夜。

转型

原创新剧目,闯出一个未来

这些天,音乐剧《简·爱》正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巡演。这部剧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标签——“杭州剧院原创”。

时代在发展,剧院需要转型,杭州剧院开始了自己制作剧目的尝试。早在2011年,杭州剧院便制作了原创音乐剧《断桥》,该剧完成148场商业巡演,并获得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去年9月,杭州剧院又出品了原创音乐剧《简·爱》,今年,《简·爱》全面铺开巡演,一年不到,演出已超过100场,前不久,该剧还走进韩国首尔世宗文化会馆连演4场,大获成功。

由剧院自己打造剧目产品,在全国范围来看也十分少见。杭州剧院为什么要做音乐剧?

“杭州剧院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壮大,30多年来,杭州剧院的品牌究竟是什么,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各地新剧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落成运营的今天,杭州剧院的品牌建设显得势在必行。音乐剧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舞台艺术种类,所以我选择了以中国原创音乐剧为突破口。”杭州剧院总经理柯朝平说。

为了做原创音乐剧,杭州剧院建立了自己的队伍。经过音乐剧《断桥》、《简·爱》共4年的坚持和努力,杭州剧院已经有了一支集制作、创作、演出、管理、宣传、策划、营销的音乐剧队伍。

目前,随着自制剧目的巡演,杭州剧院的名字,不仅在杭州能看到,在全国各地,甚至在国外都能看到了,从某种意义上看,杭州剧院创造了舞台剧经营的新模式,正引领演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而谈及在中国音乐剧市场目前所占的份额,柯朝平自信地说:“杭州剧院绝对是领头羊的地位。”

战略

联盟+文化卡,低票价赢喝彩

票价较高,恐怕是观众对如今舞台演出的普遍印象。为了将票价降下来,杭州剧院有一些创举。这几年,尤其是今年,一些票价实惠的演出被推出来了。

“票价100元左右,甚至更便宜,要让喜欢看戏的人都能走进剧院,吃完晚饭像散步一样走到剧院。”柯朝平描绘自己心中理想的图景。

票价高,根本原因是演出成本太高。作为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的执行主席,柯朝平从“剧院联盟”中找到了降低演出成本的办法。以往,剧院接一场戏,各种开销会产生高额费用,票价自然居高不下,许多观众被高票价挡在了剧院门外,上座率不高,剧院往往亏本。而柯朝平的操作方法是——直接通过剧院联盟接戏,一部戏全国一签就是上百场,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按照地理版图顺着走,交通、运输、装台等费用大大下降,原来演一场15万元的成本,现在只要10万元,成本大大降低,票价自然可以放低了。

这样的模式,实现了多赢:演出团体演出场次多了,剧院成本降了,都有钱赚了;票价减了,观众也得了实惠。

文化卡,是杭州剧院为降低票价,实现“文化惠民”的另一个办法。2009年,杭州剧院创造性地推出了文化卡,这在全国是首创。凭这一张价值1000元文化卡,可以全年免费看由剧院主办的所有演出。算一笔账就能知道这张卡有多实惠:如果仅以50场演出计算,持卡观众平均看一场演出只需花20元。事实上,杭州剧院每年的演出年均为150场以上。

如今,文化卡虽然已经提价,却越来越受观众追捧,目前会员已发展到数千人之多。有些企业老板给员工的新年礼物,便是“文化卡”。一张“文化卡”,让观众真正享受到了低票价,对剧院来说,则能提前收回运营资金,可以引进更好的剧目,形成了良性循环。

“只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院,剧院才有希望。”在柯朝平的蓝图里,这张文化卡将来不仅能在杭州使用,还能在全省其他城市的剧院通用。目前,杭州剧院已经在与浙江其他城市的一些剧院协商,相信不久便能促成此事。

杭州剧院1972年破土动工,原址叫铜井巷,为造这个剧院,拆迁了近旁的农机厂、拖拉机厂、屠宰厂和一座庵堂。

这是1978年杭州剧院初建成时的模样,周围没有今天这样的高楼大厦,所以显得十分雄伟。

它右边不远处,是建成不久的杭州大厦;它的前方,是有着四块巨大草坪的“红太阳广场”(后改名“武林广场”);它的斜对面,是赫赫有名的“红太阳展览馆”(浙江展览馆)——它们都是杭州的地标性建筑。

那时候,街上几乎很难看到一辆汽车,自行车和拖拉机是最常见交通工具。但人们热爱看戏,每每有演出,都是一票难求,许多观众常常站着看演出。能在剧院里上演的,基本上都是名剧团的戏,县一级的剧团根本进不了杭州剧院。

无疑,杭州剧院是一个独特的杭州文化地标。

1972年,考虑到作为南方开放城市的杭州接待的外宾较多,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并批准建造这座剧院,以“更好地向外宾演出和迎接国外文艺团体”。1978年,该剧院落成,当年10月上演了第一部戏是话剧《丹心谱》。

从那时起,它便成为杭州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记忆。

人们在剧院里度过无数个愉快的夜晚,戏曲、话剧、芭蕾、音乐剧、交响乐……甚至,还放过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剧院的售票处曾出现过观众彻夜排队买票的盛景。

36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起起伏伏之后,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今天,它依然在杭州的文化地图上闪闪发光。

 

作者: 编辑:李丹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