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的潭与山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9年05月17日 09:56:28 星期五  杭州日报

仁和镇有风光旖旎的三白潭,也有令人称奇的獐山。原獐山镇素以出产青石著称,人称“石头城”,镇子上的这座奇形怪状的小山包因形如鹿科的獐子而得名,与三白潭相距数十里。

獐山是个小山包,其实说起来仍觉得有点“囊中羞涩”,因为它只有七八层楼那么高,而且山上没有草木,没有泉流,找遍角角落落,连小野兽也不见一只,只有裸露在外,常年经风沐雨的坚硬岩石。《杭县志稿》载: “属于五四区云会之章山,石色灰黑,是供建筑之用。”上海开埠,是英国人在这里开采“供建筑之用”的“獐山青”的因由。

虽说,在历史时空中似乎长时间凝固了的獐山,一如既往地低矮不堪,但一山的青石能建造多少幢华丽而坚固的高楼大厦?价值几何?我们的古人没有发觉和仔细地计算过,他们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如此小的一个山包,既无诗情画意,又没藏着金银财宝,故自古以来无人关注和过问,十里开外,几乎无人知晓。

等到有人发现它价值的时候,时间已经翻越到了十九世纪中叶。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跟杭州、苏州、广州等“大城市”相比,上海还是个临江滨海的“区区草县”和“沙船世界”。那年,担任苏松太兵备道、上海道台的宫慕久,按照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与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谈判上海开埠,以及西人居留地问题,并商定《上海土地章程》(又称《上海租地章程》)。过了两年,即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与巴富尔同时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划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厂(今北京东路、圆明园路一带)以南的土地准许英国商人租地建屋。此后,这里就成为了我国最早的外国租界,且上海的英租界延续了将近一个世纪。

“上海在中国海岸上占有对外贸易最重要的位置”,“实际上,它是中华帝国的大门,主要的进口。”一个被人蔑称为“茶叶大盗”的英国植物学家,福琼尚且能将上海的地理优势及其战略地位看得如此透彻,何况那些持洋枪洋炮对其觊觎已久的英国殖民主义者!

而在这位植物学家来沪之前,就有英国商人忙碌着为将要开埠的上海租界寻找修路造楼的优质石料。他们派人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往南,在离上海不远的杭州段一条支流的河畔,毫无思想准备地发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那是当时被称为章山的一座极不起眼的小山,一眼便见到了它那裸露在山体外的灰黑色青石。

上海开埠初期,上海工部局(即“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市政工程所需的石料,主要采用招商承包的形式供应。直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5月,上海工部局经理优兰德与清朝洋务局提调徐承礼、仁和县县官肖治辉就塘栖章、陡二山的划界绘图进行谈判,并签订租地开山采石协议,协议规定,租借期为18年。不久,英国人就开始堂而皇之地在这里开采被他们称为“獐山青”的优质石料,自然是殖民主义者惯用的掠夺式开采。

獐山石矿附近有座500吨级的獐山港,港口有个埠头,岸线长达3.71公里,设有7座码头。石矿开采出来的青石石料,被工人从码头装上货船,一艘艘货船浩浩荡荡地通过獐山港,途经武林高桥一侧的武林头码头,拐弯北上,由京杭大运河转向黄浦江,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外滩一带。

英国人拿到租借采石协议之后,就急着招募工人。

但英国人哪里知道,这獐山周边的乡镇,都是江南水乡、富庶之地,百姓或经商或务农,虽然大多家庭的日子谈不上有多少富裕,但依照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开店、耕作过日子,只要天下太平,养家糊口、不愁吃穿是没啥问题的,现在要让他们放着安耽日子不过,被招募到洋人办的石矿去干那些既陌生又危险劳累的活计,打死也不去。

那么,石矿干活的人从哪里来?英国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看看周边的省份,譬如安徽、江西等,彼时贫穷、落后的地方多了去了,但精明的英国商人也有自己的想法:沉重的石料从陆路运,成本高,由京杭大运河水运,可节省大笔开支,可见当时英商招工的目标也是很明确的。他们无奈地等呀等,终于等来了长江以北盐城一带的船民,吃得起苦受得了累,工薪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勉强糊口就行,没过多久,便渐渐地成为矿工中的主力。当时,也许连英国人自己也莫名其妙,同时也乐得合不上嘴。

原来,晚清时期,在京杭大运河上穿梭往来的,有一批专门跑运输的船只,这类船只要比仁和县的民船大得多,前舱赤膊,占了船体的三分之二还多,这是用来装运货物的货舱,一般能装运五六十吨,左右两侧留有不宽的船帮,供船民用一支长长的竹篙来来回回地撑船用,后舱有一个罩在船体上的方正而高耸的木盖,木盖正面开一扇可移动的小窗,之上搭一个略有弧度的结实雨棚,一家大小不论寒冬还是酷暑,都得在这个十分逼仄而又不通风透气的空间里挤住在一起。这些在大运河上靠跑码头搞运输谋生的,大多是有从事水运业传统的江苏盐城、扬州一带的穷苦人。

一家几口一年到头在船上吃喝拉撒,不分昼夜地装货、卸货,无数次地顶风冒雨来回于船帮用足力气撑船,跟岸上的人又似乎隔着一个世界,这生活有多难多苦,不当船民哪会知道。所以,当他们发现和自己货船经常擦肩而过,急需要人的獐山石矿之后,便将船只停靠下来,纷纷上岸,过起了陆上生活。当矿工有多险多累,他们心里很清楚,但大运河边难得的一方土地愿意接纳他们,成为他们的居留之处,却也圆了他们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从苏北那边过来要当矿工的船民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有人曾经做过统计,獐山石矿工人最多的时候有一千三百来人,其中十有八九是从船上到陆地打工的苏北船民。

獐山石矿的这批工人,不仅穷得叮当响,财产几乎为零,而且语言、生活习惯、民风习俗都与当地人格格不入,因此,与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桥归桥,路归路”,互不相扰、老死不相往来,长期处于乡镇社会的边缘,只在矿上抱团而居,顾自生活,成为大运河边一个十分独特的工人群体。

解放后的獐山石矿,工人也是分等级的,有技工、普工之分。技工如打制炮钎的、炮工之类,干的都是技术活。按一般的分级法,八级是技工的最高等级,但獐山石矿没那么高,一般五级到顶。五级技工拿的工资几乎是普工的一倍,还有其他种种的福利优惠。工作最危险的,自然要数那些不时地拉紧爬山绳往山上攀爬,将自己挂在山崖上,抡起大锤在坚硬的岩石上叮叮当当地打炮眼的炮工,而在宕口一榔头一榔头敲打石块的普工,也有可能被山上突然滚落下来的石头砸中的危险。“出事啦,出事啦!”有人带着哭腔边跑边喊。这类凄惨的呼叫,在一百多年间不知有过多少回。

为源源不断地替上海的英租界建设提供足够的青石石料,这边的獐山石矿也开足了马力。光绪十九年(1893年),獐山石矿开始开办獐山轧石厂,生产“金钢”牌石子。英国人用了三台足足有80匹马力的轧石机,机轧石子一天的产量一般可达到300吨左右。这些有品牌的优质石子,成为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采购商指名道姓要采购的石料,用它作为混凝土骨料,曾为这些城市,尤其是上海外滩一带建造过无数精致而又坚固的西式楼宇,而且常常成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一家家在石矿办公室等着要货。

“(獐山石矿)开采两年之后,因为山太小,英国人决定移师河西的陡山。陡山绝对高度134米,在平原人看来,那无疑是一座大山了。山大,采石的宕口就大,宕口大了,名气也就大了,但石矿还是沿用了獐山这个名字,以至于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很多不知情的人总是错把陡山当成了獐山。” 曾当过獐山石矿矿长和中国砂石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的金和平先生如是说,可见,掠夺成性的英国人的胃口是越来越大。

到后来,英商为了节省成本,将青石石子用更大的货船装运,前面由大马力的轮船拖拉着,一长串地通过獐山港,运量提高了好几倍。上海外滩、南京路上的旅馆、银行等英式建筑,开始一幢幢地拔地而起,屹立在黄浦江畔的蓝天白云之中。

如此过了一十八年,即20世纪初期,英方租地开山采石的协议到期,但此时恰逢我国改朝换代,时局大乱之际,没有一个官方要人会有闲工夫去管这类芝麻绿豆般的小事,这让英商忽然发现天上竟然掉下来一个大馅饼,于是,他们不顾违背协议和丧失信用,赖在獐山继续着以往的开采,青石石料依然一船船地往外运,如此延续了又一个十八年。

直到1926年,一批英商雇员还占据着獐山这个愈发显得小的山包。不料第二年,江浙大乱,兵驻杭州的大军阀孙传芳在北伐军的猛烈攻击下经过一番苦战,被打得个落花流水,溃败的士兵甚至逃窜到了獐山。英籍雇员见势不妙,一个个溜之大吉,躲进了上海英租界里,再不敢回到原先的地方。

1927年2月,北伐军进入杭城。时隔不久,石万昌、福康、大源等商号便成为上海工部局市政工程石料的主要供应商。

石万昌用两万五千两银圆从英商手里购得獐山石矿的经营权,之后,便将獐山轧石厂改称“石顺记”,贴上名牌“金钢”牌石子的标签,并用自己的船队运送石料,在这些供应商中坐大。

不过,这种局面也没能维持多久,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尤其是1937年惨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和上海沦陷之后,獐山石料在战乱中失去了主要市场,开采、经营也就无以为继,不久,杭州也被日寇攻陷,日本兵随之占领了獐山,石万昌等人跑了个精光,矿区整个儿地陷入了瘫痪状态。

矿停了,獐山不再有叮叮当当的锤打声和隆隆的开山炮声,上空也没了滚滚烟尘的笼罩,满天的蓝天白云,红彤彤的夕阳静静地落山,獐山人以为可以过上一段安静的、没有扬尘的日子了,却见一小队的日本鬼子在身边时有骚扰,令他们愤恨不已。

我的朋友姚永辉先生见证了上世纪60年代的獐山。原先,他在杭州牛奶公司养蜂场当场长,1959年因被打成“右倾分子”、“漏划右派”而被下放到位于奉口村的獐湾农场劳动,獐湾就在獐山附近。那时,他眼中的獐山已经变得非常低矮,留在那里采石的,大半还是苏北人,在洛山石矿,还不时遇到有狱警看管的劳改犯。

獐湾农场被撤销后,他便从这里离去。

“獐山乡自称‘石头城’,是苕溪沿岸开挖石矿最多的乡镇之一,石矿的收入是该乡经济的主要支柱。走在路上,隆隆的开矿炮声不时传来,扬起的白色粉尘遮住了夕阳。洛阳桥也笼罩在这傍晚的烟尘中,使遗址看上去像披了一条白色的丧服。”考察良渚文化的考古工作者蒋卫东,曾经在路过獐山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见闻。

自清末石矿开采以来,獐山的上空时常被这种隆隆炮声掀起的白色粉尘所遮蔽,透过四处飞扬的灰蒙蒙粉尘,蓝天白云、落山的夕阳也变得时隐时现,当地人家即使天天打扫屋子,地面、饭桌、大小家具上全会蒙上一层粉尘,令居民感觉在这里居住很有些不爽。

但这獐山青石也确实名不虚传,2011年4月21日发表的一篇长篇报道《聚焦砂石行业砂石产量的巨幅增长》中说:“杭州獐山石矿初始年产量在8万吨内,到1977年年产量达89万吨,是我国华东地区建筑石料的主要供应基地之一。产品中5-40mm、5-25mm、5-15mm三种规格的石子曾被中国砂石协会多次评为优质产品。”而这种量大质优的石料生产带来的巨大财富,近四十年间英国人究竟拿走了多少,至今已无据可查,倒是上世纪人民公社化时期当地的一则民谣,透露出一丝信息。当时,獐山公社“近水楼台先得月”,拥有一处小石矿,光靠这一社办企业“卖石头”所得,财政收入就超过周边的不少公社,故有民谣称:“东塘云会七厂八厂,不及獐山轰隆一响。”东塘和云会,是獐山的两隔壁,当时同属于余杭县塘栖区。

獐山石矿开采历经一百来年,走的是一条曲折漫长而又有些传奇色彩的道路,到2010年,一山的石料终于被开采殆尽,在石矿宕口留下约一万亩的土地。这片土地全是青石铺底,地基异常坚硬,能承受任何高大、沉重的建筑和机械设备,即使放在全国,也显得十分独特和珍贵,或者说,根本就找不到类似的地块。

如今,獐山青石矿矿山遗留下来的这片广阔坚实的土地,已成为仁和的新希望,将要为他们创造更多财富的地方。

六年前,按照余杭区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獐山镇(街道)将这片地质坚硬、无处可寻的土地交给了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基地是杭州余杭区三大“工业高地”之一,总规划面积约57平方公里,率先启动的就是以獐山石矿宕口遗址为核心的一大片土地,面积6.48平方公里,约一万亩。

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杭州绕城高速,西至东苕西塘河,北至杭宁高速、武獐航线,距离杭州市中心武林门仅17公里。建立至今,它已经招引了大中型企业30家,去年8月入驻的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物流,规划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网(杭州)项目,打造亚洲领先、高科技智能化最高标准的物流仓储,同时,阿里巴巴数据中心、未来科技城辖区内的孵化项目转化基地也落实在这里,国际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也选择在此打造“国际级高端科技产业综合体”,初步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正如2017年余杭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那样,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在努力成为“余杭工业重要增长极”。

作者: 编辑:张泓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