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杭州哪些角落头吃到过优秀的早餐?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9年06月17日 09:24:39 星期一  都市快报

前阵子,一部由美食家沈宏非、陈晓卿担任总顾问的纪录片《早餐中国》火了,每集都只有短短5分钟,专门介绍全国各地的早餐,总共100集,现在才播了不到一半,多少人看得口水直流。杭州的早餐虽然在国内不算出名,但也自有特色。

你吃不吃早餐?又喜欢吃什么当早餐?是传统的烧饼、油条、豆浆、糯米饭团,还是西式的咖啡、牛奶面包?还有一大问题是,好吃的早餐在哪里?

我们跑了N家早餐店,画了这张共有几十家店的杭州美味早餐不完全地图,如果你有私藏的美味早餐店,也请告诉我们啊。

至于开篇,我们先来怀个旧,回顾一下杭州早餐变迁小史。记者 何晨 摄影 毛若皓 何晨

想当年,生煎包等各种煎包是高档早点

在20世纪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葱煎馒头(生煎包)、牛肉煎包、羊肉煎包,算是“高档”早点。城隍牌楼那条巷子,一直以来都是老杭州人聚集的地方,杭帮菜掌门人、中华十大名厨胡忠英大师老底子也是住在那边的。他至今还记挂着那时弄堂口的牛肉、羊肉煎包,“一锅煎包煎好,煎包师傅拿着炝锅刀敲着锅子边,伴着一阵吆喝,那个香气诱人!”

白米粽、油炸粽,也是杭州的早点。两种粽子都是没有馅的,白米粽蘸着糖吃,而油炸粽在包粽子的时候,就会在米里加一点盐,油炸好直接可以吃,一般还会配着淡浆儿(豆浆)、咸浆儿或甜浆儿吃。此外,就是麻花、麻球、洋糖糕这些,还有宁波汤团店、温州汤团店两家卖汤团的。

“那个时候,一般人早饭都是在家吃泡饭,弄点儿隔夜剩的蔬菜,所以杭州的菜泡饭一向是很出名的。”胡忠英说,“那时候,出去吃早点,要么是偶尔为之,而经常在外吃早饭的都是有钞票的人!”

“万寿亭面摊儿”,拌面、油渣面是“双骄”

它的老板娘,就是后来平乐面馆老板娘的娘

老底子的早点中,面也是一种。高银街上阿良面馆的老板孙友良,17岁就在状元馆烧面。他回忆说,当时状元馆早上6:00开门,因为老底子杭州的面是粗碱面,要先出水、过凉,才能烧面。面点师傅4:30就要上班,先把面一把把汆过。6:00一开门,呼啦啦,一群人就排上了队,等8:00左右早市过了,大约就要卖出去1000多碗面。

20世纪70年代,沃面、阳春面、拌面是1毛钱一碗,夏天的麻酱麻油凉拌面是0.13元,油渣面0.16元,青菜肉片面0.22元,片儿川、肉丝面是0.35元,这是几家甲级、乙级大店的价格,至于丙级小店、饮食店,还要便宜一些。“来的客人,一般都是吃沃面、阳春面、拌面,吃沃面的最多。那时候,一大锅面,咸菜一把,就是几碗沃面了。”胡忠英说,阳春面是面烧好,倒进放着猪油、酱油的清汤里,撒上葱花儿;沃面是咸菜和面一起烧,汤头要浓一些。“那个时候吃片儿川的都算是有钱人。我们厨师在厨房里听到外面叫‘片儿川一碗’,都会探出头来,看一看,是谁这么‘该货’(老杭州话,有钱的意思),居然吃片儿川。”

想想也是,20世纪70和80年代初的3毛5分,差不多相当于一天工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按照现在日均工资200元左右来算,差不多现在一顿早饭吃了60元,是算比较“奢侈”的了!

1984年前后,在武林门万寿亭菜场附近,有一个车子拉拉的小面摊儿,人称“万寿亭面摊儿”,拌面、油渣面是这里的“双骄”,一个早上光是拌面要卖掉700多碗,一个中午油渣面也要卖出1000多碗。这个面摊儿,就是后来望江门与慧娟面馆齐名的平乐面馆的前身,它的老板娘,也就是后来平乐面馆老板娘的娘。

杭州酒家为了做广式早茶,领导批了一只三洋录音机

到了80年代,杭州酒家向广州学习,开始做广式早茶,也是推着车、一笼一笼地卖。胡忠英记得很清楚:“做早茶,为了搞出相应的氛围,要买一只三洋牌四喇叭录音机,那时候要1800元,一直到主管商业的市领导才批下来。”

到了90年代初,望湖宾馆、杭州大厦都陆续开了广式早茶;1993年,胡忠英在南方酒家,也开出了广式早茶,而后平海路上的万隆、新贵族,解放路上的人人酒家,龙翔桥的樱香酒家等,都开出了广式早茶。喜欢赶时髦的,要早上去喝个广式早茶、晚上吃个广式夜茶(夜宵)。那两年,可以说是杭州广式早茶的“鼎盛阶段”。

“那个时候,休息日一个早上,南方酒家早茶就要做近2万元营业额!”胡忠英说。

广式早茶在杭城的衰落,主要是由于消费习惯的差别。广州人习惯吃早茶,一般就是一壶茶、两三种小点心,聊聊天、看看报。杭州本身没有吃早茶的习惯,大多数是为了“赶时髦”,上班族多数还是烧饼、油条一副,边走边吃赶着去上班。而且杭州早茶一般开在大酒店或者宾馆,消费不低,这股风潮自然不会持续太久。

杭州人早点口味和品类,变化不大

其实,这么多年来,杭州人吃早点的种类和习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有些传统种类的小吃慢慢减少;一些新的品种,渐渐加入进来。但总体口味,变化并不大。

除了烧饼、油条、豆浆这几样“老金刚”,现在可能杭州人吃得最多的,是大馄饨、小馄饨和拌面。当然,老杭州人最喜欢在馄饨汤和拌面中多加些猪油,那叫一个“香”!现在,很多人可能由于健康考虑,不加猪油了。

而近些年,一些年轻人和小孩,开始用“面包+牛奶”当早点,或是因为个人口味,以及出于营养考虑,或者干脆就是图方便。胡忠英则笑着说,这其实就是西方版的“烧饼油条+豆浆”嘛。

作者: 编辑:张泓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