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不伦恋五年 东窗事发后分手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4月21日 10:15:05 星期一  来源:今日早报

    通讯员 宁法 于珊婉 本报记者 王晨辉

    42岁的男老师与90后女学生谈起了恋爱,并且前后给该女学生汇款5万余元。

    恋情被男老师的妻子戳穿后,夫妻俩三次起诉至法院,要求女学生如数归还汇款。

    日前,宁海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师生恋维持5年 男老师汇款5万给女生

    5年前,秦某(化名)是宁波一名高中老师,当年42岁,与自己教的一个班上的90后女学生婷婷(化名),谈起了恋爱。

    这段师生恋爱关系,维持了5年之久。

    2009年时,婷婷高中毕业,留在宁波读成人本科。秦某则因工作调动,去了嘉兴,继续执教。

    不过,他们经常电话、QQ联系,开始了一段异地恋情。

    师生校园恋,从此变成异地恋。

    婷婷还在读书,没有收入,从2011年开始,秦某就开始给婷婷汇钱。

    秦某往女学生的账户汇款,前前后后共计5万余元。

    当然,这些,也是瞒着老婆的。老婆发现恋情 老师归家并起诉要求还钱

    直到去年年初,秦某的老婆终于发现了两人的恋情。

    怕老婆把事情闹大,秦某很快和婷婷分手,回归家庭。

    分手就分手吧,只要老婆能原谅,这事也就过去了,然而,这个秦某和妻子盘算后却觉得,给了婷婷这么多钱,应该要回来。

    于是,同年3月,秦某向宁海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婷婷“归还借款”5万余元。

    宁海法院审理后,认定其中的25000元为借款,判决归还,其他款项存在赠与可能,予以驳回。

    法院判决后,秦某不服,提起上诉。

    结果,案子被宁波中院驳回,但秦某和妻子仍心有不甘。

    同年8月,夫妻俩改变策略,由妻子出面,将秦某及婷婷告到嘉兴南湖区法院,要求确认剩下的2万余元为“无效赠与”。

    嘉兴南湖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剩余款项为赠与,驳回了秦某妻子的诉讼请求。

    本以为事情到此应该落幕了,岂料,这对夫妻是铁了心要追回剩下的2万余元。其中2万算不算赠与 老师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

    2014年1月,秦某再一次向宁海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其与婷婷之间的2万余元的赠与关系。

    庭审过程中,秦某称:“婷婷知道钱是我们夫妻俩的,还总是以各种借口问我讨要,明显是在骗我的钱。而且她总是以‘曝光我们的关系’要挟我。”

    婷婷则反驳道:“这些钱明明是你为了讨我开心,自己主动给我的,我有聊天记录可以作证。”

    宁海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秦某和婷婷本是师生,后建立恋爱关系。

    在恋爱期间,秦某先后分27次,共汇款28000余元给婷婷,该赠与行为应为有效,且履行完毕。

    现秦某要求撤销两人之间的赠与关系,并无法定事由,故对秦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办案法官介绍,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转让给受赠与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赠与合同专章,进行了规定。

    除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公证的赠与合同外,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本案中,秦某已将钱实际赠送给了婷婷,故其不得随意撤销。

    当然,合同法亦规定了法定撤销的几种情况,具体规定见第一百九十二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本案中,秦某并无证据证明存在上述几种情况。且赠与人的撤销权有时效规定,即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作者:通讯员 宁法 于珊婉 本报记者 王晨辉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