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婚”绕出的“连续剧”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6年03月11日 08:50:31 星期五  来源:杭州日报

眼下,楼市又火了起来。正在买房或打算买房的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限购令”?一个家庭只能买两套房、外籍人士只能全款买房……

面对“限购令”,有人想出了各种“对策”,“假离婚”就是其中之一。

昨天,上城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因“假离婚”引起的房产纠纷。记者到法庭一看,诉讼双方居然还是“老熟人”……

“那对男女”又掐上了 上次是为了“老公”的名分

罗先生和徐女士已经不是第一次对簿公堂了。说起两人的关系,要从去年的一场官司说起。

去年7月,罗先生起诉上城区民政局,要求民政局撤销徐女士与现任丈夫的婚姻登记。而事情的前因后果,确实很绕。

罗先生在新西兰留学期间与徐女士相识,两人在新西兰结婚,育有一双儿女。后来,考虑子女教育等因素,夫妻俩回杭州定居。

其间,罗先生隐瞒已加入新西兰国籍的身份,以中国公民身份与徐女士在杭州再次登记结婚。

2013年,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徐女士此后再婚。罗先生却觉得,两人在新西兰的婚姻关系并非解除,自己仍是徐女士的老公,徐女士属于重婚(详情参见去年7月7日本报B3版报道)。

最终,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罗先生诉请。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官方认可徐女士现有婚姻,罗先生与徐女士则是离异状态。

这次对掐是为了房子 理由是男方遭“假离婚”暗算

2013年协议离婚时,两人在给民政部门备案的协议中,对共同财产未作任何约定,甚至写了没有子女。

罗先生说,这么写是因为当初是“假离婚”,为的是给孩子买学区房,而他的外籍身份办不了按揭,“假离婚”后可由女方买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这次,罗先生向法庭提交了另一个版本的离婚协议,他说是两人私下签的。

这份协议中,双方约定“假离婚”后以女方名义购买马市街的一套学区房,办出产权证后再加上男方的名字,而且双方复婚;如女方不复婚,则需补偿男方精神损失费30万元。

“90多万元的首付,其中70万元是男方出的,装修费也是男方出的,前两年按揭款也是男方还的。根据出资比例,男方享有其中九分之七份额。”男方律师说,“买好房后一直催女方复婚,女方却一拖再拖。”

起诉书中,男方有这样一段描述:2015年2月28日,男方偶然发现女方在萧山家里多出另一男子,闹到派出所时才得知徐女士与该男子已经登记结婚。

“说是假离婚,实际上他彻底被骗了。”男方律师说。

妻子“跑”了,房子没了,罗先生因涉外婚姻重复登记而抓狂。基于那份私下协议,他现在不仅要求追讨房产,还要向徐女士拿30万元的精神损失费。

“阴阳协议”是真是假 女方质疑男方人品有问题

“房子是我的,一分钱都不会给他!”昨天,徐女士气呼呼地说。

法官询问徐女士,上次开庭时不是还承认男方出过钱的吗?

徐女士拿出一堆新证据说:“上次开庭后,我找人在新西兰调查了一下,发现他早就在转移共同财产了!”

徐女士说,当年罗先生卖掉在新西兰夫妻共有的一套房子,其中三分之二卖房款用来买马市街这套学区房,剩余款项不知去向。“我和他2004年时买过一份保险,2014年时他冒充我的签名,把保险结算了,这钱也进他口袋了!这两笔算起来有50多万元呢!”

“证据都是些复印件,不清楚真假,也与本案无关。”男方律师反驳。

“有关,非常有关系!”女方插话,“现在我对我前夫的人品非常打折……”

徐女士提出,那份私下的离婚协议是伪造的。“当初给他办大巴车运营过户,他叫我签过两张空白条子。我们十几年的婚姻,他却做这样的事情,真是难以想象……”

徐女士称,两人不是“假离婚”,更不存在“阴阳协议”一说。“如果当初感情就很好,为什么还会提30万元精神损失费?这协议最后的话狗屁不通!全是他自导自演的!”

婚姻不再,诉讼不断 绕“婚”绕出了“连续剧”

“我一定要讨抚养权!”庭上,徐女士自曝,双方已有多场诉讼,迄今打个没完。

此前的抚养权纠纷中,男方一审获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把孩子留在这样的爸爸手里,严重影响孩子的操守!”徐女士抱怨。

除马市街这套房子外,萧山的房子、运营的大巴、保险收益……这对男女还有很多没分清的财产。

没请律师的徐女士,一脸茫然地问法官:“为什么就不能这里一次性算清呢?”

法官努力解释说,“因为你们买马市街房子时已经不是夫妻,而婚内财产又一码归一码。”

徐女士表情崩溃。

“好了,不要说了,下一场官司再打嘛!这场打完,下一场接着见!”沉默一下午的罗先生,庭审结束时终于说了第一句话。

徐女士则指责,都是罗先生在新西兰出轨,才“搞出一连串的事儿”。

拎包走出法庭时,罗先生冷冷地反问了一句:“到底谁出轨?萧山那个男人怎么回事?呵呵……”

作者:通讯员 尚法 记者 黄洪连 编辑:李思源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