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鲍汁 可得当心搞不好是加了金黄粉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8月26日 07:31:27 星期二  来源:每日商报

    鲍鱼捞饭、鹅掌扣辽参、鲍汁扣鹅掌、鲍汁鹅掌煲……在饭店点这些菜的时候,如果发现颜色非常鲜艳,你可要留个心眼,菜里可能加了色素。

    昨天,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就起诉了一个为了提高菜品的卖相而添加非食品添加剂的厨师,涉嫌的罪名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鲍鱼卖相不好

    厨师用上了工业颜料酸性橙Ⅱ

    前年6月,广西厨师陈某与杭州景区的一家酒店签订了承包酒店厨房鲍翅间的协议。双方约定,由陈某负责制作加工鲍鱼、鱼翅、辽参、鹅掌、雪蛤等系列菜肴,菜肴的主料、汤料、加工器具及他的帮工等均由陈某个人负责,利润陈某55%,酒店占45%。

    去年年初,有顾客反映,鹅掌的颜色不好看。酒店方找到陈某,让他提高菜品质量,做不好就要换人承包。

    这之后,陈某做的鹅掌、鲍鱼等菜品果然好看了很多,客人反响也不错,酒店方面很满意。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陈某提升菜品质量的方法不是采用优质原料或是精湛厨艺,而是往菜里加了颜料。

    去年8月6日,杭州市卫生局对该酒店检查时,在鲍翅间工作台下的柜子里查到的一瓶“双燕牌”鲜艳颜料,包装上既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更没有食用标记。随后,卫生局又查封了11只鲍鱼、2公斤左右的鹅掌等物。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扣押的鲍鱼、鹅掌等物查出了酸性橙Ⅱ,这和“双燕牌”鲜艳颜料的种类一致。

    “在学厨师的时候就听师父说起过,用了这种色素后,菜的颜色会更鲜艳。”自从接到酒店“菜品不提高就换人”的通知后,陈某就一直偷偷使用酸性橙Ⅱ给菜上色。而且他表示,知道酸性橙Ⅱ不属于食用颜料,

    经查,自2013年3月至案发,陈某使用酸性橙Ⅱ加工、制作鲍鱼12只,鹅掌100余只,其中已出售含有鲍鱼、鹅掌菜肴98份,仍有鲍鱼11只、鹅掌2公斤未出售,涉案4786.2元。

    酸性橙Ⅱ多用于纺织品染色

    长期食用可致癌

    酸性橙Ⅱ属于化工染料,通常是金黄色粉末,故俗称金黄粉。工业上主要用在羊毛、皮革、蚕丝、锦纶、纸张的染色。同时,它又是一种指示剂,医学上常用于组织切片的染色。卫生部早在2011年4月就已明确酸性橙Ⅱ系非食品添加剂。

    杭州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柳静波支队长告诉记者,这件案子当时就是他去查的,这还是杭州首次发现酸性橙Ⅱ用于菜品。

    “用了这个粉以后,鲍鱼就会变得金灿灿,卖相很好。中国菜讲究色香味,这样的菜顾客就会觉得好。”用了化工颜料,菜品样子虽然好了,但是却有毒了。

    柳静波表示,如过一次摄入酸性橙Ⅱ过多,就有可能急性中毒,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如果长期食用加了酸性橙Ⅱ的菜肴,会损害肝、肾功能,甚至会致癌。

    为了保证市民食品安全,今年6、7月,杭州市场监管局还把全市有此类菜品的高档酒店都摸查了一遍。“情况满好,没有发现此类现象。”

    真正的鲍汁要炖10几个小时

    老母鸡、火腿是必要原料

    陈大厨入行餐饮业20多年,现在是一家高级酒店的行政总厨。记者说起鲍汁加工业颜料这件事情,他火气马上上来了。“做菜要真材实料,菜肴的色泽和香味都是靠食材本身和各种香辛料配合的,加工业颜料这种事情我是想都不敢想。”

    陈大厨介绍说,鲍翅类菜肴,通常要用到两种汤。一种叫港式翅汤,也叫清汤。另一种是浓汤,所谓鲍汁就是这种。

    “主要原料是老母鸡、上好的火腿中方、肉排、猪手。先用清油过一下,然后大火炖煮8-10个小时。到最后,所有原料都煮烂了,滤去肉渣,剩下的就是鲍汁了。”厨师的本事好不好,基本上全在这锅汤里。因为鲍鱼本身是无味的,鲜味全靠汤头吊出来。

    正因为鲍汁制作成本高,还费时间,所以就有不法商家动歪脑筋,加色素欺骗消费者。

    那么,怎么判断你吃的鲍鱼捞饭有没有加色素呢?陈大厨说,好的鲍汁有浓郁的火腿香和肉香,颜色黑亮。太艳丽、太红的,最好不要吃。

作者:见习记者 张凡 通讯员 西检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