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率先建构“社交支付”场景
4700多家门店接入微信支付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6年03月07日 10:13:39 星期一  来源:杭州日报

    万物互联的时代,各式移动支付法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社交令生活更多彩,支付令生活更多变,两大当下热门元素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如何让“社交” 与“支付”双剑合璧,相铺相成?肯德基全国4700多家门店全面接入微信支付,率先构建全新社交支付场景,全面迎来社交支付新时代!

    如果说微信是人类手的延伸,那么对于肯德基来说,微信则是其门店的延伸。作为众品牌必争的线上之地,肯德基在微信平台可谓玩出了新高度!“自助点餐“服务打响最后一公里的概念,让你从”想吃“到”吃到“一气呵成便捷如风;”宝贝故事会“栏目引爆有声故事书市场,堪称带娃居家旅行哄睡必备;更有宅急送、电子礼品卡等炫酷技能全方位升级消费者的用餐体验!现在,肯德基又邀请微信支付入驻其移动支付“朋友圈”中:2016年3月7日,肯德基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移动支付的选择。此外更创新性地引入裂变式社交分享机制,构建全新“社交支付”场景,将社交与支付玩出了新花样。

    创新构建场景营销,肯德基立足用科技链接消费者

    肯德基作为优秀的连锁餐饮品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基于“生活场景”模式下的全新营销之路,和各大合作伙伴共同构建O2O平台级生态系统。继构建“都市场景”及“旅行场景”后,此番与微信支付携手再次打造全新生态场景——社交支付场景,即将日常生活中的支付需求与熟人间的社交需求联系起来,通过社交媒体中创新的工具和合理的机制,为消费者在支付的同时带来更大的社交福利。通过创造福利分享机制让每一次支付都在社交场景中实现,每一次社交都再次引爆下一次支付可能。

    裂变式代金券开启“社交支付场景”,一人领券四友得利享不停!

    2016年3月7日起,肯德基于全国范围内的门店引入微信支付这一高效快捷的付款方式,消费者只需打开微信钱包,调出付款码,经店员扫码后即可完成支付,轻松免除“现金之忧”的同时,也为微信钱包里的零钱找了个“好去处”。此次肯德基与微信支付强强联手的最大亮点更在3月7日至13日期间推出的“可裂变式代金券”玩法,通过构建社交支付场景,打造不一样的社交支付体验。由此可见,此次肯德基率先提出的“可裂变式代金券“为代表的“社交支付场景“的意义正是在于:通过人们支付实现与社交场景的互动,实现与朋友之间的福利共享,在“社交支付场景”中切实感受到社交与支付交相辉映带来的共享经济的独特乐趣。

    肯德基牵手微信支付正值三八妇女节,是全民消费的又一波高峰,“女王节38元减8元,就要吃个痛快”的专属福利也于3月7日至3月13日同步开启。届时消费者在肯德基门店使用微信支付,即可享受满38元立减8元的优惠,优惠限量125万份,先到先得!同时,凡在肯德基门店成功使用微信支付即可获得5元电子代金券,更可将这份福利分享给最多4位好友,可谓“一人领券,四友得利”。

    一位顾客这样跟笔者讲道:“现在只想给肯德基这次的活动点赞。微信支付成功后我就把得来的5元代金券分享去了几十人的老同学群,简直炸开了锅,眨眼间四张券就被抢光啦,连平时甚少说话的潜水党也冒出来了,抢福利的同时还叙起了旧,好玩!”而另一位微信支付成功者则兴致勃勃地表示:“真的是又划算又好玩儿!我自己得到一个代金券,还能借花献佛请我的4个朋友吃甜筒,也是蛮妙的!”肯德基此番携手微信支付,借力福利分享机制,让每一次支付都充满社交的乐趣,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凝聚。此举不仅洞察到消费者的社交心理及需求,更开创了符合新潮趋势的“社交支付场景”。

    移动终端支付,时代大势所趋

    互联网移动支付已然成为当下数据处理技术时代的大势所趋——从微信支付的全面接入到“社交支付“场景的领先开创;从手机自助点餐系统到各类线上活动的推陈出新……肯德基在整个移动支付领域深耕细作,以“思消费者所想,先消费者一步”的精神理念,不断带给顾客惊喜。此次肯德基牵手微信支付率先打造“社交支付“场景,不单是对品牌移动支付体系的一次扩充,更是肯德基品牌与年轻消费群体始终同心同步的有力体现。进入中国市场二十五年以来,肯德基致力于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决心始终如一。

作者: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