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大量上市 这四类人吃笋要注意了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8年04月10日 08:42:44 星期二  来源:杭州日报

    “尝鲜无不道春笋”。杭州人爱吃笋是出了名的,油焖、炒肉、炖汤等,吃法繁多,怎一个鲜字了得。这几天,鲜嫩的春笋已大量上市,但49岁的赵女士,却因为贪嘴多吃了几口油焖春笋,突然大口吐血。

    “死而复生,没想到我还能活下来。”昨天,脱离了生命危险的赵女士如释重负,说再也不敢贪嘴多吃笋了。

    吃春笋后呕血、解血便

    5年前,赵女士就被查出患有肝硬化,平时在饮食上很小心。“前几天,已经吃完饭,看到有春笋,我忍不住多吃了几口。结果当天夜里,就呕血、解血便了。”刚开始,赵女士没重视,但当晚呕血量和呕血次数逐渐增加。第二天清晨6点,赵女士被家人送到余杭一院急诊。

    入院时,赵女士已处于休克状态,血压只有69/38毫米汞柱,反复呕血和解血便的症状仍在持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医生进行了抢救,并将赵女士转入重症监护室。

    险情还没解除。当天上午9点20分,赵女士突然大量呕血,并且出现昏迷、瞳孔散大等情况。医生马上进行气管插管,并请来消化科医生,进行床旁胃镜检查。结果发现,赵女士的胃底静脉曲张严重,还有4个血管破裂出血点,医生随即对出血的血管进行套扎止血。

    命暂时捡回来了。不过目前,赵女士还出不了重症监护室。

    最近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增多

    正常人吃笋没关系,为什么赵女士吃了就会吐血?医生说:“赵女士因为肝硬化,导致胃部曲张静脉,血管就像吹了气的气球,表皮非常薄。这时如果吃了粗糙的食物,一摩擦,“气球”就会爆炸,导致胃里的血管发生破裂。平时除了避免食用笋等粗糙的食物,芹菜、果仁等粗纤维、尖锐的食物也不能吃。”

    目前,正是春笋上市的季节,近一个月来,因胃出血到余杭一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就有近20人,其中30%是因为吃笋导致。医院普外科也接诊了5位胃穿孔的患者,都是跟吃笋有关。

    市红会医院也接诊了不少腹胀、胃脘不适的病人,不少病人之前有慢性胃炎,这次发病全是因为笋吃多了,这样的患者占到日门诊量的10%到20%。

    每人每餐吃笋别超过半根

    “笋含有很多不可溶性粗纤维,对改善一些肠道疾病有帮助,但大量进食后很难消化,会加重胃的负担,出现消化不良、胃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特别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过量食用还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并发症。”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叶丽红副主任医师说,新鲜竹笋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200克,差不多就一般春笋半根大小。

    哪几类人不宜吃春笋?余杭一院普外科副主任高山提醒,这四类人要注意:

    肠胃疾病及肝硬化患者。春笋本身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对于肝硬化的患者来说,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加重胃出血及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有尿道结石的病人。春笋含有草酸,在体内很容易与钙结合,形成结石,因此患有泌尿系结石的人不宜吃春笋。

    儿童和老人。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和利用,儿童吃春笋不仅伤胃,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此14岁以下的儿童尽量不要多吃笋;老年人消化能力脆弱,体质较差,胃肠道功能容易紊乱,也要尽量少吃笋。

    过敏体质人群。敏感体质的人也要谨慎吃笋,春笋含有草酸,会引起过敏加重,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吃笋更要小心,以免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笋吃多了肠胃不适可以按按穴位

    笋吃多了,肚子不舒服怎么办?别急,可以试试穴位按摩。

    市红会医院针灸科主任刘承浩说,如果出现腹痛、腹胀、胃脘不适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应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平时可熟记几个常用穴位,遇上轻微的胃肠不适或想日常健胃消食,可以分别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到5分钟就会见效。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腹泻后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也可以通便。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要治疗胃脘痛、腹胀、呕吐、翻胃、食不化等。

    内关穴: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此穴可以治疗孕吐、晕车、头痛、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呃逆、腹泻等。

    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它是治疗急性胃肠炎、腹泻的特效穴位。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张弛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