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雅集”再度惊艳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4月29日 14:55:22 星期二  来源:杭州日报

实习生 陈凌子 文 史刘静 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去年十月金秋,本报与“印象西湖”联合举办了“印象西湖·我爱汉服”活动。那一场“汉服之夜”,引来几多惊艳和流连。人间四月天,西湖畔重续汉服雅集之缘,拨动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思忆情结。

上周末夜晚,“印象西湖”正式演出前的20分钟。微雨里,身着裋褐的男子携长笛而来,一曲《渡情》,揭开汉服表演的序幕。姑娘们身着瑰丽红装,或素色襦裙,款款而来。风吹动水纹般的裙褶,如天上人间。短短的表演犹如一场电影奉送的意外“彩蛋”,引起游客惊喜连连。

据介绍,像这样的汉服演出,今年大约会有20场。

“汉服,它不仅仅是一件衣裳。”参加表演的钱塘汉学会执行会长清月说。汉服文化牵动的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回忆。作为一个民间组织,起初,他们出于对汉服的兴趣聚集在一起,然后,开始接触国学、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他们甚至还邀请了上海的苏绣传人,准备学习苏绣文化。杭州文化底蕴深厚,西湖犹如天然大舞台,正适合汉服文化的传播。“以前,看到我们这样打扮,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拍戏的’。现在,越来越多人会称赞,好漂亮的汉服。”

从英国BBC到美国CNN,不少国际知名媒体都曾通过“印象西湖”这台表演来介绍杭州。“汉服之夜”的印象西湖,依旧美仑美奂,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元素。而在汉文化宣传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这出山水实景剧里的服饰细节,也投入了更多关注。

追光灯下,白衣书生手持绿色绢伞,踏水而来,与心爱女子漫步于苍茫水天之间,长衫拂过苏堤水面,如诗如画。云冠锦屣、一身锦绣的新娘,静静坐在巨大而辉煌的画舫内,等待情郎驾一叶扁舟而来。画舫内的人们喜笑颜开,舞动着长袖和扇团。整个画舫,就像一座戏台。湖光山色里,上演着一出戏中戏。传统汉服与西湖亭台楼阁辉映,自然山水与传统文化相融,尽显东方的审美意趣。

由于距离原因,我们始终无法观察到演员的表情,但是,考究的戏服里总带着一股情绪。当书生挥舞衣袖,在丝绒般的水雾里狂奔回旋,引来一片惊叹:“换作穿着现代服装演这出戏,隔着这么远的距离,恐怕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啊!”

作者:实习生 陈凌子 文 史刘静 摄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