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西湖琴会,在御街上与杭州温暖告别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12月15日 08:22:28 星期一 来源:杭州日报 |
周日晚间,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西湖琴会的各路名家们,在红星剧院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来到御街,在御乐堂看了一场小堂式昆曲,对于这种极近距离欣赏昆曲的模式,古琴家们都抱以赞叹和掌声。随后,一行人饶有兴致地在河坊街上走走看看。华灯彩照,行人如织,大冷天里哈出的热气,也显得那么暖意动人。 这是本届西湖琴会,在公众场合留下的最后一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虽一直期待着知音,但在大部分时候,它是以孤独而自赏的。而在这个冬天,因为杭州的热情相迎,那古老的琴声,变得不再遥远。 一筐大闸蟹,只分给杭州琴友 本届西湖琴会最后一天,中国琴会名誉会长李祥霆,收到来自南方老友的礼物——一筐大闸蟹,个个儿都是四两朝上,体大肥圆。李祥霆有些犯难,蟹是好蟹,但就这么带回北京,旅途奔波中,免不了要糟蹋大半,于是他做了个决定,把蟹现场送人。 李祥霆提了两个要求:一,他想送给会弹古琴的人,好赖不限,只要会即可;二,这得是个杭州人。最后,这几只蟹便宜了一个音乐学院的杭州小女生。 古琴名家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在西湖琴会举行的三天时间里,杭州给他们的感觉非常好,无论是人还是景,都让他们十分流连。 在三天里,琴会承办方带着琴家们去了小和山、西溪、西湖、御街……每到一处景致美好之地,所进行的雅集都能引发许多新的话题和感慨。琴家们所求不多,这趟旅程中没有觥筹交错,亦不见海鲜盛宴,以茶伴琴,以景起兴,足矣。 两场名家古琴音乐会,让琴师们感到高兴的另一个原因是——杭州的听众,他们对古琴艺术的那份敬重、期盼、欣赏,克制的热情,恰到好处。 古琴,也要时尚起来才行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这就好像馒头和蛋糕,把馒头做到像蛋糕那么漂亮,把蛋糕卖得像馒头那么便宜,就是雅俗共赏了。”浙派古琴名家高醒华,在本届西湖琴会的文化研讨会上说道。 社会安定,生活富足的大背景下,曾经濒临断绝的古琴传承,活下去是不成问题的,而如何让古琴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去迎合新的时代,得到更大发展,成为参与琴会的名家们讨论的一大主题。 “我开设的琴馆,房子的租金是倒贴的,赚不赚钱谈不上,我只是想,给那些想学琴的人,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给他们一个继续学下去的理由。”著名古琴演奏家赵家珍说道。她正琢磨着,把一些小提琴和吉他的指法融合到古琴演奏当中,让琴曲变得更现代,更活泼,还想把古琴和动漫结合起来,让更多人了解古琴的故事、传承、文化内涵,从而引起他们学琴的兴趣。 “挺复杂的,准备把古琴的一些故事先整理出来,再用年轻人都能接受的动漫手法展现出来,现在还在筹备阶段吧,但愿能为古琴推广做些贡献。”赵家珍说道。 与国内的其他地方相比,杭州的民众更接受古琴,更愿意让家中的孩子学习古琴,是名家们一致认可的现象,这也在杭报近期的文艺群抢票,“一小时学弹‘笑傲江湖’”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名家们希望,当古琴界在大规模推广中有所动向,集体发力的时候,能在杭州这座与古琴有着天然接近的城市中,得到最先的印证。 |
作者:记者 廖旭钢 编辑:李丹丹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