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民宿华丽转身 在蝶变中走红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9年09月23日 08:18:45 星期一  杭州日报

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愁,到李白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惬意,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乡村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民宿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进则江湖,退则田园”也是当下许多都市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9月19日-20日,第三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暨中日民宿与乡创旅居产业大会在杭州桐庐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中日两国业界人士共同探讨未来中国民宿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民宿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民宿拓宽致富路 “美丽资源”化成“美丽经济”

得天独厚的乡村资源、秀美优良的生态环境、完善的绿道网络以及一大波政策红利,推动杭州乡村旅游进入快车道,催生了民宿产业的兴起和高速发展。

桐庐,作为浙江美丽乡村的样本地,是中国民宿发展的探路者、先行者,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已连续举办至第三届。目前,桐庐共有民宿经营户600余户、床位10000余张,民宿集聚村20余个,特色精品民宿近百家。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70.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5%和29.3%。在发展民宿产业上,桐庐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民宿与创意农业、森林康养、影视拍摄等有机结合,不断做深“民宿+”的文章。

第三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暨中日民宿与乡创旅居产业大会的开幕式当天,桐庐县委书记方毅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民宿论坛的主题是‘美好生活’,就是要唤醒人们对乡村田园的记忆和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进一步探索民宿产业发展中艺术化打造和审美力提升这一品质进阶、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9月19日,一批数字化的新型乡村民宿合作项目在桐庐签约。如桐庐县农业农村局与杭州旅居星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桐庐县民宿行业协会和日本福井市自然体验交流推进协议会签署民宿文创产品互推合作协议等。同时,桐庐民宿卡通形象“童童”也正式揭晓。

专家学者谈民宿 要把“根”扎在乡村山地

一系列乡村精品民宿在杭州山水间“百花齐放”,“大珠小珠落玉盘”,成为杭州乡村旅游中的一抹亮色,激活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然而,如何打破民宿产品千篇一律的尴尬,已成为当前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外交部原副部长、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秘书长何亚非表示,要把发展民宿经济与全面发展山地旅游紧密结合,把发展民宿经济与乡村文化、文创紧密结合,把发展民宿经济与乡村山地旅游国际化紧密结合。

他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已是全球性议题,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产物,需要以全球视野的高度,以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积极推动民宿和乡村山地旅游的发展,“只有把‘根’扎在乡村山地,将民宿经济与山地旅游更加紧密地结合,才能全面释放其文化、体育、思想等各方面的魅力。”

“真正意义上的民宿不应该是‘乡村酒店’。”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国内民宿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民宿主体、业态创新等问题,尤其要挖掘好本土特色,走差异化道路。尤其是乡村民宿成为越来越多游客“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时,民宿尤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这背后,首先要处理好工商资本和农民利益的关系问题。

民宿3.0时代 乡村民宿需多元“打开方式”

文旅融合,成就了诗和远方,而乡村旅游的兴起满足了文艺青年们对于归园田居的期待。农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农文旅融合为乡村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性。

日本农协观光地域交流推进室室长齐藤充利就“日本农泊在地域振兴中的作用”做主旨讲演时表示,对乡村来说,文化保留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但与此同时,民宿应注重交流和体验,不要让其成为立于山水间的高级酒店。

体验,无疑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近两年,从采摘热、古镇热到乡村民宿热,无不证明着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为期两天的大会,除了高峰对话之外,还先后举办了“十里桂花 ·香醉母岭”桂花节开幕式暨星空桂花宴、莪山畲族特色长桌宴,展示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业态。与此同时,与会民宿业界人士代表参观了桐庐钟山乡大市村精品民宿,并就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打响民宿经济品牌、做精做优乡村旅游之道等进行座谈交流。

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多地把民宿产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把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在中国民宿产业3.0时代,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搅动这一池池春水。

据悉,第三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暨中日民宿与乡创旅居产业大会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指导,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桐庐县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杭州市民宿行业协会支持。

作者: 编辑:张泓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