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笔描绘五千年良渚文化
Fashion.hangzhou.com.cn  2020年07月09日 06:47:05 星期四  杭州日报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典型的实证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的一件盛事,是杭州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今年7月6日,是首个“杭州良渚日”。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作为“杭州良渚日”暨首届杭州良渚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的“彩笔绘良渚 盛世颂华章——百名中外画家走进良渚古城油画作品展”首站于7月4日开幕。此次展览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杭州市美术家协会、杭州画院(杭州油画院)、余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科学院、浙江开明画院、宸章画院协办,八方电信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典型的实证,从良渚展示的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织物等无不体现古代良渚人的智慧和中国古文化的深厚底蕴。从今年4月下旬起,中外著名画家们以良渚古城遗址为内容,多次实地踏访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采风创作,目前已完成110幅油画作品。这次画展是“杭州良渚日”暨首届杭州良渚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经过专家小组评审,画展精选其中的46幅优秀作品参加“彩笔绘良渚、盛世颂华章——百名中外画家走进良渚古城油画作品展”首展。

在后期活动中,主办方将继续组织中外艺术家开展采风写生,到8月底,再次完成一批以“良渚”为主题的作品,同时将评选出百余幅优秀作品,连同首展的油画作品共计150余幅入编《彩笔绘良渚、盛世颂华章——百名中外画家走进良渚古城油画作品集》并参加同名油画作品展,在杭州余杭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余杭美术馆)、杭州画院美术馆进行巡展,用油画的方式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递良渚古城遗址的独特魅力、文化价值和深厚内涵。

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华瑛介绍说:“这是一场主办单位精心策划,协同各协办单位精心组织、艺术家们精心创作,最终各方齐心协力精心展出的艺术盛宴。”艺术因交流而多姿多彩,厚重的良渚文化因艺术加持而更加富有灵性,增添生机。在良渚古城的土地上,画家们用手中的画笔和油彩倾情诉说着良渚文明,融合自身的学养和绘画语言,创作出一件件优秀作品,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良渚故事、中国故事悠远而深厚的无穷魅力。

高而颐(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浙江省文联党组原书记)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良渚古城营建于沼泽湿地之上,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这样的环境也使得水路成为当时的主要出行通道。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临水而居,通过水路交通运输稻谷、日用品、建筑材料等。如今的良渚古城遗址,正是充分展示出良渚古城时期的水乡泽国风貌。

在我看来,其实古人早就有绿水青山的概念。良渚古城遗址,反映出五千年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作品《良渚港的早晨》中,我将这一特点融入画面之中。弯弯的河道,绿色的植被,与身着红衣的垂钓男子相互映衬,期望透过画笔诠释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目前,我正在画一张有关于良渚古城的大幅作品,其中包含良渚古城内主要山头、王陵宫殿以及周围河道等一系列内容布局。

白仁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古城总给人一种神秘而厚重之感。来到良渚采风后我感触很深,在学习历史文化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五千年前先人用智慧创造了多么美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在创作《良渚河岸》时,我将画面定格在河岸环境的描绘上。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每一幅作品都是画家按照自己的亲身感受创作出来的,绘画表现语言丰富多彩、风格各异。除此之外,我认为在良渚大环境里还可以再增加一些能够反映先人生活场景的现代雕塑作品,从而给观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我认为这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在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我们要更好地把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

金一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良渚古城遗址目前出土的陶器、玉器、漆器等实物,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我对其中一件三足造型的黑色陶罐特别有感觉,就以此为原型创作了《良渚的春天》。这幅作品从构图、画彩稿、上画布到最终布线,花了整整一周时间。

画面处理上,我选择了盛开的玉兰花作为背景,初春绽放的玉兰给人们带来的是春天的气息,同时又象征着美好新生活的开始。红色桌面与黑色陶罐组合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一种鲜明的视觉冲击力。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丰厚的历史,不乏生动的故事。良渚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和共享的精神家园。良渚遗址与良渚文化,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作为画家,以手中画笔为良渚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郦纬农(杭师大美术学院教授)

在良渚采风期间,我实地体验感受了良渚的自然风貌,有种冲动希望能通过画面来寄托表达我内心更深层次的想法。

绘画要先立意构思,因此,在创作《生生不息五千年》之前,我首先定下了主题,同时,根据中国古人选择城址的观念,河岸是优选的地方,有水人才能生存,以潺潺流动的泉水来阐述良渚文化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良渚古城的河道、山脉、森林、植被汇聚在一起,使得画面更加丰富,表现出浓厚的生命力。

我以为作为一幅具象介于意象的美术作品,它必须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自然功能,表现客观的自然形态。二是艺术功能,那就是除了让人们观赏客观自然形态外,还能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我努力通过画笔去追求的宗旨。

张子翔(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杭州画院名誉院长)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在良渚古城管委会和市文联的指导下,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杭州市美术家协会、杭州画院和余杭区文联组织国内外油画艺术家们,经过15批次、215人次的良渚古城遗址实地采风创作,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完成110幅作品的创作。

在采风、创作和布展过程中,老中青艺术家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了艺术家们对五千年良渚文化的敬仰和对油画事业的热爱。也让我看到了杭州油画中坚力量的蓬勃发展。接下来承办方还将继续组织采风创作,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加工,从中评选出150余幅优秀作品,出版精美画册,并在国庆节前后分别在余杭美术馆和杭州画院美术馆举办油画作品展。

作者: 编辑:张泓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