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文教区往事(上)
Fashion.hangzhou.com.cn  2020年07月10日 06:49:46 星期五  杭州日报

文教区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城市建设的第一个大手笔:在杭州市核心城区西部,今莫干山路以东、余杭塘河以南这一带,曾是杭州著名的文教区。由文一街、文二街、文三街、教工路等骨干道路构筑的城市街区内,一批大中专学校在此麇集。一座座美丽的校园组成了一个堪称庞大的现代教学园区,杭州人俗称它为“城西文教区”。如今,由于下沙、滨江、仓前和三墩等高教园区的兴建,这里的学校分别迁往他处,昔日学生老师满街走的生动景象已经不再,然而倘若游走于此,仍能寻见当年留下的种种印迹,何况那些珍贵的记忆不会轻易忘怀,包括艰难曲折的过程及令人心动的细节。

孙 侃

1 圈定城西,文教区由蓝图化为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杭州城市发展即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上。1951年9月,杭州市工务局按照“为发展工业事业服务;为发展风景,美化西湖,为劳动人民服务”方针,绘制了《杭州市区域计划总图》;1953年6月,该局为适应疗休养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需,又草拟了城市计划大纲。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城市规划,虽然尽可能避开1945年由民国杭州市政府所拟定的《建设杭州新都市计划》及《实施方案》,但在城市发展定位、各区域功能等方面,仍有诸多相似之处。1948年,民国杭州市政府还成立了杭州都市计划委员会,制定《杭州市重点与干线计划》,再次确定杭州为“文化城”,突出其文化、教育性质。该计划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未能实施。

1953年8月,杭州着手编制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这一规划是由国家统一安排和审批的,无疑更加权威、更加具体。为此,国家工程部和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穆欣(A.C.MYXNH)专门来杭指导编制。同年,《杭州市初步规划示意图》先行完成。该规划把杭州城市性质定为“以游览、休养、文化为主,适当发展轻工业的风景城市”,规划布局以西湖为中心,把市区划分为4个分区加以建设,即风景区、文教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人均用地定额的规定,杭州按70万城市人口计算,规划用地总面积为5030公顷,其中文教区用地490公顷。

1953年12月,市人民政府成立城市建设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编制城市规划和对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规划定点,市建设局(由原市工务局更名)负责办理发放建筑许可证、取缔违章建筑等日常管理工作,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也由该局承担。1953年是国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第一年,文教区建设原定当年开工,但因规划几经上下,加之抗美援朝刚刚结束,国家财力有限,文教区建设不得不延宕至次年开工,其实际建设规模也有所控制。

即便建设规模有所控制,亦未把杭州市内所有已建拟建的大中专学校都纳入其中,但从当时的实情来看,文教区的规模依然颇大,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并不逊色,这说明当年的杭州确有打造“文化城”“教育城”之气魄。杭州文教区建设的开工典礼是在1954年5月11日举行的。

2 一座超大校园的构想和其后的无奈

让人颇感兴趣的是,回溯近70年前,当时的人们在规划设计整个文教区时,采用了“分区设置、功能相通、资源共享”的较为现代的建设理念,与“各立门户、各行其是”的传统校园设置模式大异其趣。由此可知,城西文教区在设计之初,就已参考了国外大学城的建设模式,从而在整体构想和细部设计中,尽量让区内所有大中专学校融为一体。事实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

根据建设规划,整个文教区被划分成三个区域,即教学区、活动区和住宅区。教学区包括教学大楼、大礼堂、实验室、小型实习工场、运动场、图书室和学生宿舍;活动区包括行政大楼、规模较大的运动场和大型图书馆;住宅区则是供各校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居住之用。文教区的各幢建筑物,均被纵横交错的甬道相互连接,能以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直达。建筑物周围布置花园,甬道两侧满植花树。各座校园并不是以一校为单位自成区域,而是相互贯通,不设墙篱。各个学校的范围仅以建筑物的编号加以识别。如是,既能让各校师生充分利用各幢建筑物内的各种设施,还能节省建设和添置教学设备之巨额经费,一举多得。大礼堂、运动场则能供几所学校共同使用。

可惜,这一构想和设计,在实际建设和运行中,并没有得以实现。或许是因多条城市道路纵横切割,不能使各校融合为一个独立于城市之外的特有天地;或许是在付诸建设时,有的学校校园分散在各处,如浙江大学位于老和山南麓,有的学校之间还有非文教住宅区相隔等。自始至终,这里仅是多所学校的聚集和叠加。

然而无论怎样,在杭州市区能出现一处如此庞大的文教区,毕竟还是让人兴奋的事。对此,政府也难掩欣喜。1954 年 7 月 12 日-16 日,杭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时任杭州市长的吴宪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提及:“为了尽可能满足人民对文化教育日益增长的要求,今年已在拱墅、江干两区新建中学二所,在市区新建小学八所。一个以古荡区为中心的占地 810 公顷的文教区,正在兴建中。”

与此同时,纵横于文教区的多条城市道路也在加紧建设,至1955年5月,已有文一街、文二街、文三街等相继开通,打索桥、上宁桥等陆续完工。各所学校也从这一年起先后开办或迁入,与之相套的商业设施和公共交通也逐步得以完善。操着各地方言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同样赶来的还有从全省乃至全国调集的教师和职员,这一带迅速热闹起来。

3 一座座校园在昔日的乡野上矗立起来

之所以把城西文教区放在古荡区一带,是因为当时这一区域虽然靠近市区,但地广人稀,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便于集中安置各所学校。清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中云:古荡河泊所“在府西北九里,属钱塘,洪武初置”,说明这一带直到明初方设行政机构。关于“古荡”地名的来历,最通俗且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曾有古人登山远眺,见老和山下河渠纵横,鱼塘密布,荡连荡,塘套塘,模样酷似“古”字,遂称此地为古荡,后来便成了地名。南宋时,皇帝驾车余杭洞霄宫的专用道路,即西溪辇道,就从古荡起始。因这一带地势较低,易受洪涝,又因水量充沛,居民大多以舟船出入。夏秋之时,这里芦花遍地,似乎看不到边,冬天则有梅花盛放,爱玩的杭州人还为此时的这里取了个“西溪探梅”的雅称。

城西文教区在此落户之时,这里仍是一片田野风光。当时,松木场一带的田畴间,尚有居民住宅、店铺、码头。码头平日里主要是运货,松木场是西溪水系之末端,曾为余杭、临安一带山货的集散地。再往西去,唯见大片低洼的水田和菜地,零星的村舍、桑林、鱼塘乃至坟地散乱其间,西溪河、余杭塘河、沿山河、冯家河、古荡湾河等蜿蜒流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杭城的蔬菜、鱼鲜的供应地之一,其中鱼虾之类特别丰富,野生甲鱼、白条鱼异常鲜美。

后来成为中南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的吕樟顺,1954年以高分考取了杭州水力发电学校,秋季时进入了刚落成的新校园。杭州水力发电学校创建于1953年,全称为“燃料工业部杭州水力发电学校”,当时属中央燃料工业部领导。作为最早纳入城西文教区的学校之一,1953年,当杭州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基本定下后,即在当年年底,在打索桥西侧征用土地200亩,建造东西教学大楼两幢、行政办公楼一幢、学生住宿二层楼一幢、学生礼堂和膳厅一幢、机械工厂和电机馆各一幢、400米田径场一个,并于1954年初投入使用。

吕樟顺回忆,那时的打索桥、文一路一带仍是农田为主,白荡海面积很大,今莫干山路打索桥车站附近,则是一条溪沟,与余杭塘河相通。此时的文教区建设已经大规模开始,水力发电学校正对面的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正如火如荼地建造。在他印象中,前来学校参观那几幢宫殿式教学大楼,学校因此还成了一个景点。的确,杭州水力发电学校的大屋顶建筑做到了洋为中用,民族格调十分浓烈,为当时的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所赞美。而设计和建造者能在一年多时间里拿出如此高质量、高品位的建筑,也着实让人钦佩。这几幢宫殿式教学大楼至今依然矗立,只是这里早已成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

4 文教区内的骨干道路,内中不乏奇妙

东西向的文一街始建于1954年,东接今湖墅南路,西至教工路(后又陆续延伸至学院路、翠苑桥、古翠路,与文一西路相接)。与它同时动工建设的,还有同向的文二街、文三街,以及南北向的教工路。这几条城市道路完全是为了文教区内各个校园、教师宿舍之间的互相沟通而建造的,横为“文”,直为“教”,寓意不言自明。文教区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城市建设的第一个大手笔,这四条马路自然也是第一批在田地间新拓的城市骨干道路。

但说是城市道路,其建造规格却与郊区公路无异,这或许与当时的经费紧张不无关系。路宽大多为双车道,路面是砂石路,没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统,排水主要靠路边明沟。没有人行道,路灯也是极稀疏的,只在校园门口设置几盏。马路两侧倒是种植了泡桐树或柳树,这也是公路两侧常见的树种。不过,这四条马路建成后,为师生提供出行方便的公共汽车就已经开通了,两路公共汽车分别由龙翔桥和城站通往设于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即其后的浙江丝绸工学院)门口的终点站,这两条公共汽车线路,即是延续至今的10路和11路之前身,线路虽历经调整,基本走向仍有所保留。

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外地分配进杭工作,闲时也多次来到文教区活动,主要是寻访仍在校读书的文友,抑或通过文友介绍或偶尔遇见,寻求觅得女友的可能性。其时,大中专学校全面恢复教学秩序已有八九年,包括交通设施在内的城西文教区建设仍在进行中。我亲眼目睹教工路正在进行柏油路面改水泥路面的“黑改白”施工,两边的人行道正在砌筑(当时,师生们以谐音戏称教工路为“叫公路”,意即这条路特别像郊区公路)。老杭大后门的文三街,也是在那个时候完成“黑改白”的。汽车驶过,尘土飞扬的情景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才彻底消失。而文一路(莫干山路至教工路段)从双车道改为四车道,则已是九十年代末的事情了。

按照规划,文教区内的骨干道路不止这四条,教一路、教二路、教三路乃至教四路曾都在规划图中。原先的设计中,拟把一条名为“西溪河下”的小路取直拓宽,小路东侧的西溪河予以填没,建造成教一路。因有不同意见,西溪河是否填没一直未有定论,工程便拖延下来,直至九十年代末,西溪河得以保留,西溪河下方才拓宽为保俶北路,教一路由此被取消。教二路因沿线多有教工宿舍,改名为教工路。教三路的建成已是在八十年代末了,一度被称作“教工三路”,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颇有文教色彩的“学院路”。至于曾经设想中的教四路,有人认为即是如今的万塘路,那只是一种猜想罢了。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城西文教区已很少新办或迁入规模较大的大中专院校了,部分学校反而外迁,不少区域逐渐被新建小区楼盘所蚕食,城西文教区再无拓展的必要。

文教区内的这四条城市道路,在“文革”期间被莫名其妙地改了名。1966年,文一街、文二街、文三街分别被改称学工路、学农路、学军路,教工路成了学文路。原杭大附中由此也被改成了学军中学。1981年,这些道路都恢复了原名,只是原先的“街”成了“路”,因为这时杭州已经废弃了“横为街、竖为路”的道路命名方式。

5 平坟和填池,校园建设前的必修课

省委党校的前身“浙江省干部学校”成立于1949年5月,与杭州解放同月。同年10月又并入“浙江省财经干部学校”,规模扩大。1954年,省委党校择地白荡海,开始在此填埋池塘、大兴土木,建起教学大楼等多幢。省委党校与杭州化工学校相邻,斜对面即为杭州水力发电学校原大门。由此,昔日沉寂的白荡海及附近,已成校舍密布、书声朗朗之地。

白荡海原与余杭塘河相通,分里湖、外湖,水面宽阔。明代这里还是一片白茫茫的水塘,曾以产藕著称,附近的村落名曰“白荡烟村”,白荡海因村而得名。明代文人聂大年在《临江仙·白荡烟村》诗中云:“北郭秋风禾黍熟,牛羊晚食平田,一村桑柘起寒烟。田翁邀社饮,击鼓更烧钱。处处鸡豚泥饮罢,瓦盆浊酒如泉,往来东陌与西阡。虽言淳朴俗,自有一山川。”可略知当年此地之风貌。另一位明代文人王洪则撰有《卜算子·白荡烟村》,内有“绿竹绕清流,草舍人家远,几处牛羊晚下来,烟外闻鸣犬”之句,当年祥和、安谧、淳朴的乡风扑面而来。

白荡烟村甚至还有一座形制颇巨的蔡崧霞墓。蔡崧霞,仁和人氏,乾隆丁巳年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相传蔡崧霞为官清正,体恤民情,为民请命,所以他的后代科甲不绝,蝉联七代科名。有人认为这与他的墓风水好不无关联。依传统墓葬风水来看,其墓穴四周若有水面,乃为德者葬身的吉地。而蔡崧霞墓的左右前后都有水塘,又极为开敞,所以这方土地才拥有淳朴古雅之风,且人杰地灵。不过,省委党校在此填池造房时,此墓只剩残体,但附近的河滩边、油菜地里,仍散乱着大量的有主坟和无主坟。

平坟和填池是文教区内各个校园基建前的重要工作。1956年,新建的杭州大学在松木场西北实施新校园建筑工程(该校园现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据当时分管基建的人员回忆,这一区域“到处荆莽丛生,坟冢累累,这里原是国民政府一个刑场,在施工过程中常发现戴有镣铐的尸骨”。填池比平坟相对简单,但城西一带地势低洼,池塘众多,需要的土石量巨大。一方面,老和山、龙门山、皋亭山等处进行凿岩取石,另一方面,则四处征集废土废石和废渣。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挖战备防空洞一直没有停止过,宝石山下也曾挖出了一条长长的地道。六十年代,浣纱河整治工程全面拉开,河道被深挖,地下建成了防空洞(后改建为“工人路旅社”等),地上则是宽阔的浣纱路。挖出来的大量淤泥被顺理成章地运到了古荡、文二街,填平了那里的低洼地和沟塘,助力文教区建设。

作者: 编辑:张泓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