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杭州的“秋天第一杯”
Fashion.hangzhou.com.cn  2020年09月29日 13:08:28 星期二  都市快报

杭州的秋天是什么味道?桂花香!

这两天,桂花的味道弥漫整座城市,随便拐进一条街巷,香气都会扑鼻而来。难怪有人说,“每到秋天,没有一只杭州人的鼻子可以逃得过桂花香。”

天气也好,告别了阴雨天,多云的天气,阳光很温柔,气温舒适。杭州市气象台预计,10月2日前,杭州以阴到多云天气为主,今天西部县市会穿插一些小阵雨,不过影响不大。随后,在暖湿气流和冷暖空气交汇先后影响下,10月3日、4日会迎来一次降雨过程。

气温方面,10月3日前最高气温25-28℃,最低17-20℃,比较舒适宜人。10月4日开始,受冷空气影响有所降低,最高气温降至23℃左右。

所以,眼下的杭州人,活得非常惬意。不是在小区的桂花树下喝茶,就是去景区赏桂。杭州人对桂花的感情,不仅只有赏花闻花,还要把桂花吃到肚子里,才算是对桂花最高级别的宠爱。

桂花的吃法很多,其中一种是把桂花和龙井放在一起制成茶。在翁家山上的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我见到了中茶博茶文化体验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金建公,他在馆里负责向游客展示茶文化和制茶技艺。他说,这个季节的主打,是桂花龙井。

最近流行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属于杭州真正的“秋天第一杯”,无疑就是桂花龙井。

金师傅说,桂花龙井是最近这十几年才兴起的。

桂花跟西湖龙井这对“CP”,是跨越季节走到一起的。每年春天,是春茶忙碌的时节。到了秋天,茶农们开始忙着做桂花龙井了。用文艺一点的讲法,这做的不是茶,而是一种对秋天的深情挽留。

桂花龙井的价格从300元一斤到1500元一斤的都有,主要还是看搭配的是什么品质的西湖龙井以及制作工艺。市面上的桂花龙井,品质参差不齐,很多都是图方便,把鲜花和茶叶放一起,拌一拌,这样花香时间很短。

传统的老方法,是要一撮一撮采下来,挑选、清理,放在竹篾里阴干,再跟西湖龙井一起搅拌匀,花和茶叶的比例大约是1∶10,花多了,茶叶便会有涩感;花少了,茶叶又会失去桂花韵。

跟做糖桂花不同,桂花龙井更金贵,要戴手套,不然热乎乎的手指一摸,娇嫩的桂花很容易变色。而且,头茬桂花更香,早晨6点左右是采花最好的时候,那时阳光照射不强,花朵枝叶上的露水也已干了大半。

接着,也是最关键的步骤,把混合到一起的花和茶叶放到石灰缸里窨制,基本要15天以上。桂花龙井的要求是“茶为骨,花为香”,既不让金黄的花色夺去茶汤的清雅,也不让浓郁的花香盖过茶香。

“窨”的过程就显得尤其重要。让新鲜的桂花和茶叶拌和,再放入块状生石灰中,吸收桂花的水分。窨制的成功与否,没有量化标准,全凭做茶有经验的手去摸一摸来判断。

新开缸的桂花龙井,热水一泡,碧绿的茶叶和黄色的桂花在杯中翻飞,先闻再品,清新怡人。

在杭州,现在很多地方都能喝到桂花龙井,要说最正宗的,一个是中国茶叶博物馆里面,另一个在满觉陇。

从中茶博出来,沿着满觉陇路,开车大约10分钟路程,就到了满觉陇村。

1984年出生的胡俊晖,是土生土长的上满觉陇人,大家都叫他“胖子”。他算是村里非典型意义的茶人,从有记忆开始,胖子就在与茶和桂花打交道。春做茶,秋打桂,四时更替,岁月流转。

胖子说,“桂花龙井”虽然香,但老茶客是不喜欢喝的,还是年轻女孩子和办公室白领喜欢,泡一杯桂花龙井,就拥有一份秋天里甜蜜的味道,能迅速在琐碎中静下心来。

讲了这么多,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份“桂花龙井”?都市快报联合中国茶叶博物馆,推出体验专场活动,邀请15组家庭,在国庆假期(10月7日上午),一起走进中茶博,从打桂花、摘桂花开始,一步步跟着指导老师一起,制作一份属于你的桂花龙井。

参与方式:登录快抱App,在杭友圈#小厨艺#话题下,晒晒#桂花美食#,我们将选出15组家庭参与活动。

报名截止时间:

10月3日12:00。

作者: 编辑:张泓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