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休闲时尚>精彩专题>2012读书日>作家们的边角料>
 
慕容雪村在枫林晚“藏”了一年
2012年04月23日 09:10:16 星期一

  

 

    今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从电脑的140字回到书本的墨香,把镜头对准正在进行15周年庆的杭州枫林晚书店创始人朱升华,倾听一位书店老板关于书店和阅读的梦想与期待。当然,绕不开的话题,又是从网络、电子书与传统书本的冲突谈起。

     书店,卖书不是重点

    “电脑、手机、iPad,电子阅读对书本的‘围剿’无处不在……”记者话没说完,朱升华笑了。他说他说了很多次了,“只要人对于文化的占有欲还在,实体书就不会消失。”

    书是为了承载文字而生,但时至今日,实体书的价值早已不仅仅在于文字。对于爱书人而言,实体书的价值不但在于它的内容,也在它散发的淡淡书香;在于翻动书页的触感;在于高高低低的书脊在书架上所形成的错落之美;在于每张书页的笔记;在于藏书票和印章……

    电子书必将有其生存的空间,而实体书的未来也未必黯淡。或许在分流淘洗之后,实体书将沉淀为一种人文情结的物化形式。近日,“江南第一家”过云楼的179部藏书以底价1.8亿元拍卖,也正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书店的生存之道,‘卖书’不是重点,重点是要拨动读者心中的那根最柔软的、文化的琴弦。”

    朱升华:现在的枫林晚还不及格

    “如果要给现在的枫林晚打分,我想是不及格。”作为杭州硕果仅存的优秀民营书店之一,枫林晚书店正在庆祝开业第15个周年。但在采访中,朱升华却对枫林晚的现状并不十分满意。他眼中满分的书店应该什么样?

    法国巴黎有一家莎士比亚书店,是巴黎英语文学最活跃的地点。这间书店的二层是图书馆,设有沙发,成为文人聚会,甚至临时栖居的场所。它是海明威、乔伊斯、庞德等人记忆的一部分,也是如今巴黎左岸文化的地标。朱升华说类似的事也在他身边悄然发生:网络作家慕容雪村创作《伊甸樱桃》时,就是“藏”在枫林晚二楼的茶座,写了一年。

    慢慢,朱升华心中开始出现理想书店的雏形:它不再只是一家有形的书店,而是一个文化气场——书店挨着咖啡馆、剧场、影院,乃至能够提供餐饮与住宿服务。往来于此的,不仅仅是纯粹的读书人,还有写书的文人与学者。他们不仅在此阅读书籍,还能三五聚会、探讨文学技巧;更可以浸润在文化氛围中,释放 “灵感”,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枫林晚书店总部有一个别名:书立方。那是一本摊开的、立体的书,向着人生的不同维度延伸。而一个完美的书店,也许正应该向着不同维度发展,不再只是书籍“中转站”,而是反哺创作者的心灵家园。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科/文 黄葆青/摄像 编辑:陈琳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陈琳 网页设计: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