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休闲时尚>精彩专题>2012读书日>读书可以做什么>
 
“世界读书日”二愿
2012年04月23日 11:21:48 星期一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日子的到来,总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阅读。事实上,如今的阅读现状并不容乐观:一边是图书种类极度丰富,一边却是碎片化浅阅读盛行。于是,有人感叹:我们正在步入阅读的困境时代。(4月22日宁波晚报)

  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碎片化浅阅读盛行,其实只是表象。“不容乐观”的深刻的内涵,或许更应指向两个焦点:一是好书不多,二是书价太贵。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即使“碎片”也不会是好“碎片”,也会令人望而却步,连“碎片”也不敢买、买不起。因此在张扬读书的意义,呼吁让读书成为更多人的自觉之时,先化解图书的质次价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先说质次。无须讳言,如今书多,好书却不多。图书市场是史无前例的繁荣,可惜的是这个繁荣掩盖不住其中的“虚荣”成份——虚假的繁荣。林林总总的新书,乍一看万紫千红,细看却是精品力作少,平庸之作多。而跟风炒作、粗制滥造等弊病,亦成顽疾。因为媚俗,所以越是“俗”书越是出,不“俗”不出。比如科普读物,对于提升读者素养方面贡献很大,但因为经济效益不高,于是出版社就将其视为另类。又比如有学术价值的书籍,同样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就被打入冷宫。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批评文艺创作的低俗化、娱乐化倾向时曾这样发问:出版业一年出版各类出版物三十万种,但真正能与历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显然,在为读书鼓呼之时,确须反思,出版界为公众捧出了多少好书?

  再说价高。这些年的书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读者望而生畏,一看书价就撒手。一套10册的《钱钟书集》780元,《精装四大名著》,四本价格高达1500元。一套图书,差不多要了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图书的身价昂贵,更多缘于“包装”之误:一些图书不仅要用高档纸,甚至还用上了绸、布、皮,烫金烫银,以示高贵。有的图书被装进礼盒,里面还放置了各式纪念品。许多图书还在开本上大做文章,以致图书的开本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尤其是少儿读物,更是一个比一个豪华,精美程度不亚于画报。“包装”华而不实,价格焉得不贵?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知识就是力量。当今之世,科学文化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经济靠一时的投资拉动,或许可以立竿见影,但是如果没有公众良好的素质支撑,数量的外廷扩张难以走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公众良好的素质,正是人格化的“第一生产力”。读书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期待读书成为四季长青的风景,尤希望好书多些再多些,书价低些再低些,让更多人买得起书,读得到好书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奚旭初 编辑:陈琳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陈琳 网页设计: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