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提价弥补利润“缺口”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3月04日 08:50:15 星期一  来源:每日商报

    中国人愿意为面子买单,从而成就了全球奢侈品第一大国的“美誉”。也正是看中这一点,一些国际大牌在“嗅到”中国礼品市场收敛信号后,迅速将提价列为弥补利润的首选。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多国奢侈品消费经历过从“财富差距”到“地位差距”再到“为我所需”的路线图。中国人口基数大,预计“面子工程”下奢侈品消费降温速度比较慢,可能还有10年的过渡期。

 

    市场降温为何价更高?

    在我国的奢侈品消费格局中,礼品市场约占六成,中国人礼尚往来一直是各国奢侈品牌的温暖“土壤”,也是支持其在华迅速扩张的动力。随着政府进一步反腐倡廉,业内预计2013年奢侈品市场高端部分将逐步失去这个“聚宝盆”。

    世界奢侈品协会日前发布的监控报告显示,自2013年1月20日至2月20日,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总额为8.3亿美元,小于同期境外奢侈品消费总额的1/10,比2012年春节的17.5亿美元减少了9.2亿美元,为5年以来的最低点。

    “为此,只有通过大幅涨价,才能令奢侈品牌继续在中国‘吸金’,弥补利润缺口。”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坤预计,今年的涨价频率将会明显加快。

    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多家奢侈品专卖店了解到,第一轮涨价已经完成。蒂芙尼的对戒在2月份上涨了1000多元,宝格丽的珠宝、手袋等上调了10%-20%,古驰、LV也都悄悄替换了更显身价的标签。蒂芙尼的工作人员称,预计一些吊饰的价格到三、四月份也会提价。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除了汇率、关税,它们随时都会找各种‘借口’进行提价。而LV、古驰、香奈儿等一线品牌是业内的风向标,它们一动,其他品牌都会跟风上涨。”

 

    消费外流“拽”不住?

    尽管奢侈品牌在新品上市之初每年会涨价1-2次,涨幅根据品类不同一般在10%-30%之间,还会根据国家地区门店、市场需求量进行调整。但中国市场太大,加上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中国奢侈品消费在全球领域依旧显得最“耀眼”。

    “去年在法国买了一个香奈儿包约2.8万元,现在香港已经卖到了4万元。”上海白领杨小姐说,最近又看中一款名牌包,打算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

    从目前来看,调动中国消费者积极奔赴境外采购奢侈品的最大推动力依旧是“价差”。据了解,奢侈品在中国的市场零售价主要由7个部分组成:原材料成本5%、加工成本10%、利润保有率45%、市场公关成本8%、门店拓展成本6%、人力成本10%和进口税率平均值16%。

    相比之下,北美市场国际奢侈品进口税率平均值为10%,欧洲市场的第三国部分进口商品税率平均值只有6%。以一个蔻驰手包为例,在中国需征税27%(17%增值税+10%关税);在美国,由于是本国产品,最高需8.25%的消费税;而在法国,需征税22.6%(3%进口税+19.6%增值税)。如果是手表、香水等,中国的税收会比美国、法国高出更多。

    “奢侈品消费外流连年增长,要留住自家的‘肥水’,除了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民族品牌的崛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李厚霖在新浪微博上呼吁。

 

    “降温”为何路漫漫?

    就职于一家航空公司的肖女士坦言,若没有一两个名牌包拿出来“秀一秀”,在这个圈子里就显得有些“寒酸”。

    事实上,由“面子”滋生的奢侈品消费全球都有,并非中国特例。纵观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奢侈品消费“三部曲”:即从拉开“贫富差距”到突显“社会地位”再到理性的“为我所需”。

    “只是相比之下,欧美地区面子型消费没有亚洲那么典型,消费体量也没有中国那么大,所以转型时间比较快。”欧阳坤说,另外,虽然有许多塔尖上的超富人群已经过渡到理性消费,但还有大约1亿人才刚刚迈入奢侈品消费行列。

    “参照日本从攀比风走入理性期约30年时间来看,即便中国发展速度比较快,出现大的转变至少也需要5-10年的时间。”周婷预计,尤其是尚处于“金字塔”最底端、急于证明“我不穷”的群体,转型的过渡期会更长一些。

作者: 编辑:吴燕

上一篇: 阳春三月种菌菇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