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话下月起全面实行实名制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8月28日 08:43:31 星期三  来源:都市快报

“我是房东,换号码了你记一下。另外这次房租请汇到我爱人卡上……”“我单位有发票可以对外代开,点数优惠,可验证后付款……”

你的手机是不是经常收到这样的短信?是不是觉得“烦透了”但又束手无策?业内人士称,垃圾短信甚至诈骗短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部分电话号码没有实名登记,这降低了短信发送者的作恶甚至是犯罪成本,实行电话实名制势在必行。

这一天终于要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出台《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要求自今年9月1日起,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上网卡时,必须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不过,这项新规定同时也引发了部分手机用户的担忧,主要是个人信息安全是否有保障。记者 朱文科

现状:两成用户未实名登记

所谓电话实名制,即“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即将实施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用户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下同)等入网手续,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必须如实登记用户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所谓“入网”,指的是用户办理固定电话装机、移机、过户,移动电话开户、过户等。

其中,个人用户办理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必须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身份证明;委托他人办理入网手续的,应当同时出示受托人的证件并登记受托人的身份信息。并且,用户必须出示证件原件,不能只出示复印件。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用户,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为其办理入网手续。对于之前未进行实名登记的老用户,新规定要求运营商采取各种方式,鼓励支持引导这些用户逐步进行电话实名制登记。

在杭州,三大运营商均承认,在其实体营业厅或者网上营业厅早已全面进行实名登记,但对于社会合作渠道,比如手机店、淘宝店、电脑市场、报刊亭等,目前还无法完全做到实名登记。

杭州百脑汇市场的一位手机经营户表示,大多数用户在办理新号码的时候会配合实名登记,但也有少数客户,或者嫌手续麻烦,或者有其他考虑,不愿意出示身份证。经营户为了多卖手机和号码,会“帮助”客户完成身份登记,最常用的办法是用别人的身份证甚至复印件进行登记,这些身份证可能是捡来的,也可能本身就是伪造的。

在体育场路某报刊亭,老板根本不向购买电话号码的消费者索要身份证明,他说,来买电话号码的,少部分是游客,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新号码可能只是短期使用,没法对他们进行实名登记。

据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3月份,在国内全部14.5亿电话用户中,约有2.8亿用户没有进行实名登记,占比近两成,主要是“神州行”、“如意通”等预付费手机用户。

支持:希望垃圾短信从此消失

“手机经常会收到销售黑车、枪支、迷药、复制手机卡等乱七八糟的短信,拨打运营商服务电话咨询,可运营商回答解决不了。”这种情况,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遇到过。运营商、公安及相关监管部门也进行了查封,但为什么屡禁不止?

杭州某运营商的业务负责人说,最大的障碍是手机身份识别。很多小广告扰民、电信诈骗、违法短信等投诉案件,运营商配合公安机关查找发送人,最后会发现查不下去,因为这些号码登记的身份信息,大多是虚假的,或是冒用了他人的身份信息。

杭州市公安局采荷派出所一位警官说,80%以上的涉及电话号码的案件,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没有实名登记的电话号码,客观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给破案增加了难度。

这位警官说,一旦严格实行实名登记,每个电话用户都要对自己的使用行为负责,而且管理部门调查取证更加方便,这会约束用户诚信、合法使用,同时大大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恶成本,这有利于减少垃圾短信、诈骗短信、“响一声”电话等案件的发生率。

实际上,即使没有电信诈骗,非实名登记也可能给普通用户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江小姐说,她的手机丢了,想去营业厅补办SIM卡,结果发现,自己当初在代理点买号码的时候图方便,没有登记自己的身份证,而是让店主随便填了一张。但补卡必须出示当时的身份证,她没有,就不能继续使用原来的号码,并且也不能停用此号码。

担忧:个人信息能否得到保护

全面实名制有利于遏制电信诈骗、垃圾短信等违法行为,这是各方共识,但不少用户又提出另外一个疑问,即个人信息和隐私如何保护。由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愿意留下自己的真实个人信息。

工信部要求电话全面实名制,也就意味着今后公民在办理相关电信业务的时候,必须按照要求留下自己的真实个人信息,如果这些真实的信息不能被保护好,而被肆意泄密,那么“骚扰性推销”可能愈加严重。

实际上,与《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同时出台实施的,还有《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收集、使用和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做了相当具体的规定。对违规者最高可处以3万元罚款,构成犯罪的还有可能被依法追究刑责。

上述警官称,许多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并非来自企业,而是业务关联单位或者员工私自行为。因此,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系统工程,既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求企业管理制度能与之无缝衔接,辅以严厉的处罚措施,提高泄密者的违规成本,不给信息泄露留下机会。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则表示,电信企业要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技术也应该有所创新,比如研制和推广“信息安全电话”,使其具有智能防盗、远程遥控、防止骚扰、资讯保密等核心功能。

据了解,在杭州,中国联通杭州分公司已率先对“保障用户隐私”做出承诺:凡经查实用户的身份信息是被杭州联通渠道泄露的,杭州联通承诺一次性返还用户十倍月租的费用。

作者: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