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衣锦桥突现裂缝相关部门今天为它体检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9月02日 09:18:20 星期一 来源:都市快报 |
昨日09:22,杜先生来电:半山上塘河有一座古桥,名叫“衣锦桥”,很有名的,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桥面上出现一条10厘米宽、3米长的裂缝,我很担心这座桥变成危桥。
昨天中午,来到衣锦桥边,它的具体位置在石桥路与临丁路的东侧、衣锦路的北端,横跨于上塘河之上。 现在的衣锦桥以及周边区域,2004年曾进行过修缮,现在古桥旁是一处公园,与几百米外横跨上塘河的新建高架桥遥相呼应。 拱桥内侧出现了三条裂缝 衣锦桥是一座半圆形单孔石拱桥,桥面和桥身由硕大的长方形青石板砌成,数了数桥面的青石板共67块,北侧引桥33块,南侧引桥34块,每块石板台阶的高度为12厘米。 “这座古桥历史悠久,桥面、桥身都是能工巧匠用青石板一块一块砌成的!”杜先生指着衣锦桥的拱形桥洞说,古人的智慧真的很了不起,一块块青石板排列组合,牢固程度一点不比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差。 按杜先生说的位置望去,桥洞由横竖交错的巨大青石板排列组成,桥身从下往上,由宽变窄,拱桥最底部由12块竖石板组成,最顶部由7块竖石板组成,石板之间排列紧密。 不过,在桥底部的几块石板拼接处,看到3条明显缝隙,其中一块的缝隙中还插着一根拳头大小的木棍。 “我听开环卫船的人说,石板之间缝隙最大的有10厘米,能塞进一个拳头。”杜先生说,他住在半山很多年,常来衣锦桥附近散步,这几条裂缝刚刚发现不久。 裂缝从哪里来?杜先生说,古桥的桥面和拱桥都是青石板砌成,内部是泥沙,可能是前不久几场大雨,导致桥体内部泥沙流失。 在桥边,一些家住半山的居民也提出别的观点,一位大伯说,衣锦桥附近在造高架,可能是施工导致衣锦桥的地基下沉,桥板出现裂缝,还有居民指着附着在桥板上的植物说,这些植物在生长中,根系插入石板间的缝隙,导致桥板变形,出现裂缝。 衣锦桥究竟为何出现裂缝,昨天我们也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相关部门,请他们周一过去看看。 衣锦桥始建于唐代 几经损毁几经修复 杜先生说,衣锦桥在历史上几经损毁,几经修复,一直保存至今,最近桥板出现的几道裂缝,让他很担心。 衣锦桥究竟始建于哪个年代?衣锦桥有何来历? 我在杭州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名单上,看到了衣锦桥的名字,时代划归为明清时期。 在半山,当地年长的老人听说过很多关于衣锦桥的传说,相传最多的是唐代一位半山当地的年轻人励志报国,后来成为朝廷高官,在他衣锦还乡之时,捐建了这座石桥,取名衣锦桥。 昨天,我在浙江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查阅到有关衣锦桥的相关资料。 根据清代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的著作《仁和县志》(古时的仁和县,大概指现在的临平塘西丁桥一带)记载,衣锦桥,俗呼半山桥,建于唐朝(公元875年),毁于南宋末年,明朝(公元1623年)和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重建。 在明万历和清康熙的《杭州府志》中,也有关于衣锦桥的记载。 其实,衣锦桥这座古桥快报也曾经报道过:2004年,衣锦桥曾进行过一次整修。古时半山这个地方很富饶,水陆发达,船只进出频繁,但上塘河河道比较窄,一些船只要纤夫牵引着才行,随着时间流逝,纤道被水淹没,这次整修时,抽掉了河水,露出了桥底两侧的纤道。 当时,在发现纤道的同时,还发现了一块古碑,上面记载有衣锦桥始(始末的意思),跟我在《仁和县志》上看到的记载几乎一致。 2006年,杭州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杭州作家马时雍先生主编的书籍《杭州的古桥》,书上关于衣锦桥是这样描述的:通长29.5米,宽4.48米。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拱顶饰有一组龙纹石雕。桥墩由25层石错缝叠砌。在南北侧明珠上刻有两副对联: 物埠堤南北东西开捷律;迷津顿晦明风雨得安驱。 上应天环我衣固锦太守;闻来鹳语盛时还是溯唐。 昨天,我在衣锦桥边也看到了刻有对联的石板,青石板上隐约可见刻字,但字体已模糊不清,难以辨别。 另外,在拱桥内侧,我还看到一些用石头篆刻的花朵图案,有的居民说这些图案是荷花,也有说像牡丹,在《杭州的古桥》中则解释说,这些雕刻的花朵是葵花。 衣锦桥曾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历史 在衣锦桥北侧,我看到一座四五米高的人物雕塑,是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的雕塑紧挨着衣锦桥,难道他们之间也有着某种联系? 杜先生说,的确是这样,当年文天祥来到皋亭山,也就是现在半山的位置,与元军谈判,后被扣押,在此地发生一连串的故事,而当时文天祥进皋亭山和逃出皋亭山,就经过了衣锦桥。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德佑年间(公元1276年),北朝丞相伯颜统帅号称二十万铁骑,分数路大举南侵,企图一举灭亡南宋皇朝。 敌军强渡长江,沿大运河经海宁长安,直逼当时的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城),并屯兵于临安东北的皋亭山。 为保住宋朝,南宋皇帝派丞相文天祥去皋亭山与敌军谈判。 当文天祥跨过衣锦桥,来到皋亭山,走进敌军军帐时,却遭到故意刁难,敌军一将军高喊:“宋国来使,下拜丞相!”两边的卫士也齐声大喝:“下——拜——丞——相!” 而孤身前往的文天祥却镇定自若,只向伯颜作了一揖,然后就挺立不动了。这让对方十分懊恼,随即把文天祥扣押。 后来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文天祥逃脱。 祥兴年(公元1279年)十二月,文天祥再次被捕。次年正月,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一直流传至今。 另一个有关衣锦桥的传说,讲衣锦桥旧时是去半山娘娘庙的必经之路。每年春天,杭嘉湖一带的蚕户桑农都有到半山娘娘庙进香祈求平安的习俗。人们划船至衣锦桥旁停泊,然后上岸去庙里进香,同时又在衣锦桥一带交易桑苗,形成衣锦桥热闹的集市,还交易各种小商品。 |
作者:记者 蒋大伟 摄影 方晟 编辑:兰超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