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缺少价格博弈环节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7月31日 09:43:03 星期四  来源:每日商报

徐冰

(媒体从业者 时评人)

公车改革今年终于破题,按照刚刚颁布的相关条例,力度也颇大。力度颇大是说条例以级别定车补的办法,实际是一种一刀切的规定。“一刀切”如果能够真正切下去,力度自然是很大的。可问题也就在这里,假如“一刀切”没法切下去,或者在切的过程出现了变种,那就无所谓什么力度了,很可能改革又要面临变数。

潜在的问题实际并不隐晦。根据媒体报道,有的公务员嫌车补少干脆就不出差了,或者能不出差就不出差;有的则变着法继续保留公车,既拿车补又同时享受公车待遇。这样,车补其实就失去了改革的用意,成了额外增加的一块福利。

对于这种现象,舆论一致地谴责那些官员,认为他们丧失了起码的公务人员的准则。自然,那些官员应该受到谴责,但这种以道德为武器的谴责,其实根本没什么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官员,都是标准的理性经济人。他们能够根据现有的“市场”环境,来决定自己的取舍,以谋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就经济或者说市场而言,他们的做法没什么错。

而对于公众,也就是谴责者一方来说,同样也是理性经济人。既然交了税出了钱,当然有权要求所购买的东西物有所值。从现代政治学,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公众的不满也没有错。

于是问题就来了: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没有错,那么只能是这个市场出错了。而这个市场又错在哪里呢?

公众作为纳税人出钱,购买政府和公务员提供的服务;政府和公务员作为服务出卖方,获得税金也就是工资收入。买卖双方构成了市场,公务员的工资,也就可以视为一种市场价格。尽管存在通过权力多收税、多给公务员发工资的问题,但在正常的市场状态下,纳税人可以反抗,也就是讨价还价,以最终达成市场价格。同样,在正常的市场状态下,公务员也可以反抗,也可以讨价还价以获取自己认可的服务价格。纳税人并不能因为自己出了钱就强行定价。市场的要义就在于,价格是商量、博弈的结果,而不是一方说了算。

由此我们来看公车改革的车补,这个价格究竟是怎么定出来的?需要明确,不管是车补还是公务员的工资,哪怕是官员的专车乃至公务用车,其实都可归为政务服务这个价格。作为服务出卖方的公务员,自然是以更少的服务却卖出了更高价格为个人利益最优;而购买方的纳税人,自然是以最少的钱购得了更优质的服务为最优。即便钱不能太少,但可以通过讨价还价出更合理的钱。一旦钱出得不合理,纳税人感觉亏了,他们就会嚷嚷,从而让价格符合市场。这个经济学上的道理,在政治学上,则叫社会监督。

目前公众对那些嫌车补少不干活的官员的不满,就是标准的社会监督。如果这种社会监督能够动摇官员的前途,也就是能够触动价格,这个市场就是有效的,反之,市场机制就存在问题。公车改革能否成功,其实就看这个市场能否正常运转。

从经济学的角度,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官员,都是标准的理性经济人。

作者:徐冰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