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休闲时尚 > 热点资讯
浙江音乐学院“大乐永和”国乐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发布时间:2024-04-12 15:32:04

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乔韵鸥 摄

袅袅民乐奏新声

金石丝竹合鸣,江南的秀丽山水、南湖的红色曙光、钱塘的波涛大潮……一场民族音乐“大片”,轮番在首都观众面前上演。

4月11日晚,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组成的大型民族乐团来到北京国家大剧院,参加第二届“国乐之春”民族音乐节,用国乐音韵演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以富有浙江区域特色的民乐作品展示江南历史人文风貌和地区现代化进程。

这是一场名为“大乐永和”的国乐音乐会,记者在其中不仅欣赏了铿锵的“大国之乐”,还看到了浙江音乐学院对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思考,以及对民乐学科的建设和改革之路。

传承中华文化,奏响中国之声

翻开“大乐永和”音乐会的节目单,《高山流水 青青思念》《雪意断桥》《兰亭》……这些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乐曲,如涓涓细流,勾勒出中华文化的意蕴。

音乐会总策划、浙音民族乐队学院艺术总监王甫建告诉记者,“大乐永和”的取名灵感来自《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这一主题不仅包含“音韵相和”之意,更传递出对当代民族音乐文化审美和精神内涵的理解与思考。因此,我们能听到演奏者用极富江南美学的民族音乐作品展现时代精神,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全新探索。

如民族管弦乐《曙光·启航》,用丰富的音色和层次感,塑造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程和百年风云变幻;中国鼓与乐队演奏的《龙腾虎跃》,在经典作品中创造性融入浙东渔乡锣鼓等民间音乐和管风琴等西方音乐元素,昂扬奋进又质朴纯真,展现了新时代民族音乐的开放包容和中华民族龙腾万里的恢弘气魄。

近40年来,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民乐在这种形态下取得了很高的艺术品质,但我们仍需要重新审视民族音乐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之于精神塑造、思想表达的作用极其重要。”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说。

2020年,中国第一个民族乐队学院在浙音创立,首创意义不仅在于推动民族管弦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在于探求、彰显中国民族管弦乐独特的气质特征和美学品格,推动中国传统音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民乐焕发年轻光华

记者发现,年轻化和创新性也是这次“大乐永和”音乐会曲目编排的最大特色。此次演出以浙音民族乐队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百余名青年师生为主体,其中包括多位金钟奖、文华奖等国内外大奖的获得者,还有浙派古筝传承人。

如启幕的国乐大曲《高山流水 青青思念》,浙音翡翠筝团的青年演奏家们将浙派古筝经典曲目《高山流水》与新创作品《青青思念》创新性拼贴,“山河之歌”与“人间清曲”交相呼应,瞬间将首都观众带入春色盎然的诗画江南。

主创团队精心创排的7部民乐作品中,《忆江南》《山水长卷》两部作品是首次演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同样以青年作曲家为主,展现了民族音乐发展的活力与未来。

记者了解到,浙音民族室内乐团成立于2022年,由一批国内外优秀的青年演奏家组成,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年轻乐团。它依托浙音资源优势,已成功举办和参演音乐会20多场。

王瑞认为,“大乐永和”音乐会是青年艺术人才立足新时代,端详中华文明、探索民族音乐现代化的一次尝试。

翻看浙音的演出史,不难发现,近年来,浙音坚持让青年作者的原创作品走出“象牙塔”,通过央视春晚、国内外舞台等走向大众视野,致力于挖掘提炼江南文化元素,以诗情画意的艺术审美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也成就了一部部长演不衰的艺术精品。

培养新时代民乐人才

年轻的乐团,如何呈现成熟的表演?浙音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密码”。

据介绍,民族乐队学院作为浙音“五大学院”之一,是与本科教育并行的创新教学平台,旨在以演出为核心统筹教学计划,按照“职业化”要求为行业输送成熟人才,以解决艺术人才供需链在“最后一公里”脱节的问题。

民族乐队学院的学员,在校期间就要提前适应职业乐团的工作模式——他们的课程安排以演出排练为导向;除了独奏外,要在与指挥、其他乐手的配合中花费更多努力;从考勤到乐器乐谱管理,方方面面都按照职业院团模式进行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演奏更多作品、登上更大舞台的机会,而且每次演出几乎都有名家大师和职业乐手加盟。与教材里偏重选取经典作品不同,这些音乐会涉及曲目往往更具风格化、多样性和创新性,能够让学员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尝试、犯错、改正,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希望我们在教学方面的改革,能够引起艺术院校对新时代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发展的审视与思考。”王瑞表示,浙音将以此次演出为新起点,继续推动民族管弦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标准与培养规范的建构。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李娇俨 姜倩 乔韵鸥 通讯员 孟欣   编辑:钟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