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休闲时尚 > 热点资讯
开了27年只卖香蕉,杭州这家水果店火了!
发布时间:2024-05-15 16:14:11

近日,“杭州开了二十几年的水果店只卖香蕉”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发帖者说:“小时候妈妈就经常带我来这里买香蕉,没想到二十几年了,还开在这里,而且只卖香蕉这一种水果。”

这则帖子下,有网友回复:“上个月刷到你(的帖子),都没注意地址,今天晚上散步路过,我老公买香蕉,立马想到你的帖子,打开一看,还真是一家。”也有网友玩起了“谐音梗”,夸赞老板的心态好:“这里禁止‘蕉绿’!”

记者来到了这家专卖香蕉的水果店。门店位于朝晖九区西区的东北侧,长板巷和潮王支路的交叉口附近。水果店的前台不大,十平米的地方摆着许多箱子,上面摆放着香蕉,颜色明亮。走进店内就能闻到一阵水果清香。

香蕉店老板姓陈,福建漳州人,59岁了。

老陈说,自己出身农村,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和家人种地。村里很多人种果树,除了香蕉,还有荔枝之类水果。

“我们家一直都是种香蕉的,田也不大,差不多十亩地。家里兄弟姐妹多,活儿分着做做也忙得过来。”

老陈笑了笑,说,那时候卖香蕉比较简单,长辈们都有合作的供应商,不需要担心卖不出去。种香蕉不用很强的技术,从小跟着干就会了。简单说就是播种、排灌、养护、收成、砍挖、再次播种的循环过程。

只不过,香蕉需要一年一砍。即使不砍掉,香蕉也会慢慢枯死。老陈说,每年种植香蕉的时候,除了要重新播种,最好使用新地,一块地种了很多年,就成了老地,老地种香蕉,很容易得黄叶病,最后死掉。

怎么想到从福建来浙江做生意的?

“很多家里田不多的人,其实都像我一样,香蕉种了几年,家里的田不适合种水果了,就到外地谋生。这样的情况不少,我知道的范围内,杭州专门做香蕉批发生意的都是漳州人。”

1997年,老陈听不少在杭州做生意的同村人说,在大城市做香蕉批发还不错。于是他和弟弟,坐绿皮火车来到杭州,寻找机会。

老陈的第一个店,开在朋友介绍的新华路上。老陈说自己从没想过卖其他水果,一来是对香蕉十分熟悉,二来想踏踏实实地把这行干好。

“我们没有什么厉害的技术,学历也不高,做这么多事情容易出错,不如用恒心和毅力,做好自己的老本行。别人也提过,做做其他水果也挺好的,可是我不愿意。香蕉品质好,新鲜,一定卖得出去。有了信誉和口碑,客人自然会相信你。”

老陈最早的门店开在小区附近,因为他的香蕉新鲜,顾客不少。许多水果店老板得知老陈这里可以批发香蕉,也纷纷前来。

“我们的香蕉质量好,来进货的中间商都认识,我们还没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时候,这些老板都是蹬着三轮车来门店,一箱一箱运走。买过的只要说好,就会把我们店推给别人。”

不过因为地段比较拥挤,老陈卸货比较麻烦。2000年,有个漳州老乡准备去河南闯闯,把自己的水果店转让给老陈,就是老陈现在的门店,一开就是25年。

“我们每天晚上基本上都要接待送货车,这里停车卸货比之前方便。很多香蕉送来的时候还是生绿的果子,这个时候就要放到冷藏室,几天后再放到隔壁库房催熟,催熟后继续制冷几天,再放到常温处,就可以卖了。我们卖的基本都是熟果子,可以直接吃。”

后来老陈有了送货车,门店由弟弟看着,摆好水果后,早上7点开门。但每天早上3点,老陈就得起来,给一家家商铺送香蕉,有时候到上午10点才送完。

“门店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不管之前新华路那家还是现在这家,时间都没变过。我自己中午会睡午觉,不然真的很累。我们开店当老板,其实一样是在打工。有几次,白天太辛苦,早上起晚了,货没有按时送到,但合作的水果店已经开门,还被打电话催了好多回……”

正说着,老陈递过来一根苹果蕉,记者尝了尝,口感绵密香甜,成熟度刚刚好,一吃就是好果子。

“苹果蕉吃上去更糯一点,是这几年才火起来的,之前我卖的都是普通香蕉。香蕉可以补钾,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对老年人肠胃也有好处。”

老陈说,这两个月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天不太热。到了夏天尤其六月中旬之后,很多人爱吃水分多的水果,比如西瓜芒果之类,香蕉销量就没那么好了。

“可能是大家都在传,最近客人比前几年又多了些。我们还是以批发为主,行情好的话,一天能有200多箱。市场价得看情况,这段时间我们都是从海南和越南进货。利润不高的,如果进货价是50元/箱,我们就卖53元~55元/箱,毛利润4元左右。除掉房租水电,其实没赚多少钱,过过日子是够了。”

下午是老陈比较闲的时候,早上晚上买香蕉的顾客更多。用老陈的话来说,早上大家买菜的时候会顺便带点水果,晚上下班了有空来逛逛,下午的客人大多是老人、学生或者干自由职业的。

“我还在村里种地的时候就结婚了,老婆同一个村的,早几年就认识。她有空也会来打理门店,最近有事回漳州了,我两个孩子也都在漳州。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有了11岁的外孙和10岁的孙子,生活很美满,日子也很好,我已经很满足了。”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作者:   作者:记者 汤晨琛   编辑:钟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