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休闲时尚 > 热点资讯
西湖区攀高逐“新”释放澎湃动能
发布时间:2024-05-23 15:35:26

亮出“奔跑”姿态 抢抓发展机遇

近日,杭州“茶都十景”(首批)入选景点正式发布,西湖区转塘街道长埭村“长埭吐翠”景区成功上榜。

走进长埭,漫山遍野的西湖龙井茶树映入眼帘。“长埭吐翠”景区东邻杭州亚运场馆——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西、北面与风景秀丽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相接,景区面积3.12平方公里,1496亩茶园依山势蜿蜒而上,登高远眺,茶园宛如一条青龙。晨雾弥漫时,“青龙”若隐若现,甚为奇观。

“长埭吐翠”之“长”,字面意思为景区所在地龙坞长埭村,隐喻为“藏”。“长埭吐翠”之“翠”,借代长埭盛产的西湖龙井茶。长埭村是传统茶村,现为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保护区之一;“翠”同样隐喻为“粹”,有“精华”“美好”两层含义。

长埭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且毗邻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吸引了众多艺术家驻村开设工作室。长埭村党总支书记李卫东介绍,目前村里入驻了200多位艺术家,李秀琴、翟小石等名家相继开设了8个艺术工作室,“白桦崊手作园”被评为区级文创园,目前有手作非遗工作室31个,艺术品牌43个,可谓“藏龙卧虎”之地。

近年来,长埭村围绕“茶叶+艺术”的乡村共富发展模式,发挥驻村艺术家的特长和优势,将艺术融入茶产业,通过产品创意和文创制作,让茶村更加生机盎然。“不仅让更多人喝到一杯好茶,还覆盖了许多其他的茶产业,带动茶村的经济发展。”转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茶村迈向了艺术村,不仅村庄面貌得到了改善,茶叶的附加值也不断增加,带动茶农增收。2023年,全村茶叶销售收入达6800余万元,村民人均茶叶销售收入同比上涨21.8%。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村长”的入驻,开启了一场艺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艺术产业、运动产业在慢慢成形,我们对乡村空间进行了改造,让大家能够在田野里找到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艺术乡村COO(首席运营官)董莳表示。如今,长埭村打造了中华茶奥会的主题公园,艺术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展,村民李彩玉还办起了个人艺术展。

从“长埭吐翠”的传统茶村到“藏龙吐粹”的艺术村、共富村、未来乡村,长埭村正以“茶叶+艺术”的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逐步实现村民经济收入与精神生活的“双共富”。

双浦 做未来乡村发展的排头兵

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方琳嬿

初夏,杭州铜鉴湖畔,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双浦校区项目破土动工,工地上车辆往来,一片忙碌景象。据悉,该项目投资高达53亿元,校区包括教学楼、校舍、产学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创业中心等场所。“根据规划,校区将在2027年9月前竣工交付,我们将全力做好项目建设所需各项保障。”双浦镇主要负责人说,校区投用后,也将成为西湖区高校科研力量的一分子,助力全区科、教、创融合发展。

年初,双浦镇在重点工作部署会上,明确了今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做未来乡村发展的排头兵,招得来项目、留得下人才,在特色农业外形成产业竞争力。“双浦的一大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位于城市、乡村交界处,可拓展空间充足。”该镇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要以土地、空间资源为载体,配合人才政策去招大引强,做好未来乡村的共富新文章。

一方面,双浦镇有基础。近年来,该镇借力城西科创大走廊、云栖小镇等产业园区外溢势能,相继带动一批数字、科创产业集群发展。“当下,我们最迫切的是招引一流人才。”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另一方面,双浦搭平台、给政策。通过春风行动招聘会、浦商大会等平台,储备长效人才,成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浦商大会的配套招商小程序日前也同步上线,这套招商小程序由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产业空间、土地推荐、招商政策六大板块构成,能一键查看全镇控规情况、重点产业、配套设施、经济政策等服务信息。另外,双浦镇为鼓励落地企业不断创新科技、优化技术、转型升级,还发布惠企政策“浦8条”,用真金白银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一季度以来,双浦镇已落地重点产业项目4个,其中包括养生堂、万事利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眼下全镇正在协商落地的重点项目还有11个,涉及能源科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和“AI+产业”等时下热门产业赛道,总投资额预计超过60亿元。

蒋村 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记者 黄冉 西湖微融圈 郑佳秋 吕园元

近日,在2024年西湖区上半年重大项目集中推进暨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蒋村街道与精密3D打印设备研制基地项目“芯体素”及“浙建工程设计”两个项目成功签约。

精密3D打印技术作为制造业领域中的尖端技术,正在逐步革新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供应链管理流程。此次签约的“芯体素”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包含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精密3D打印设备研制基地。而“浙建工程设计”项目则是由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设立,专注于建筑及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设计,同时提供项目规划咨询、项目管理、工程技术服务以及科技产品开发等多元化服务,展现出其作为科技型工程设计公司的综合实力。

今年一季度,蒋村街道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完成社会零售品销售5.5亿元,增速14.7%,增速排名全区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亿元,完成率486.25%,完成率排名全区第一;外贸出口额达到2.3亿元,增速排名全区第二;实际利用外资1130万美元,总量、完成率镇街排名第一。财政总收入完成82957万元,同比增长72.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9亿元,同比增长117%,完成全年任务55.35%。

此次签约不仅为蒋村街道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辖区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是蒋村街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蒋村街道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科技项目落户,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

一边是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一边是品质生活日益完善。好消息是,近日,省风貌办发布《关于开展街道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西湖区蒋村街道入选全省首批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

据悉,蒋村街道全域未来社区以“西溪原乡·新质之城”为总体定位,以原乡之名打造景社融合的“城市湿地街区”,赋未来之意构建产居联动的“活力共益街区”,塑造中国式现代化“三生融合”新时代典范城区。

目前,街道的府苑社区已经通过省级验收,河滨社区已基本建设完成,待验收。其余7个社区方案已完成评审,计划今年6月前开工建设。

古荡 “戏韵天目”送到百姓家门口

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章洁 卢熙润

坐在台阶上听音乐会,把戏剧搬进市集,在玻璃墙上涂鸦画画……这两天,杭州天目里热闹极了,市民游客纷纷来“赶集”。眼下,正逢天目里的演出季,国内外上百名艺术工作者来到这里挥洒创意、展演“狂欢”,内容涵盖舞蹈、戏剧、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音乐声响起,好戏连台。作为古荡街道的文化品牌活动,“戏韵天目”把舞台搬到百姓家门口,用音乐会、戏剧等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探索“文化共富”的新赛道。除了天目里,街道还灵活地将各社区文化家园打造成公共文化阵地,分别创立戏剧培训班、戏剧工作坊,举办戏剧大赛,创建戏剧街区,打造属于百姓的戏剧品牌。“老百姓积极性很高,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看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街道共建伙伴、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相关负责人介绍,“古荡街道作为我们一个重要的艺术实践基地,未来将会有很多剧目和实践活动走进这里的大街小巷,学生们也有了新的实践平台。”

据了解,“戏韵天目”上线3个月,已举办多次戏剧相关活动,也成为古荡“共富群像”中的一面。“围绕天目里打造的‘戏’文化潮流前卫、中西结合,受众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接受度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不遗余力地打造新时代的青春力量,以便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

一方面,街道多措并举助推青年就业创业,升级迭代零工市场至2.0版本,着力构建“15分钟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圈”;另一方面,街道不断完善人才梯队培育体系,为辖区青年提供技能培训课程、主题交流活动、创业指导等,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鲜血液。

今年一季度以来,古荡街道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近百场,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给养,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并实现经济、文化双丰收。据悉,该街道1-4月实现财政总收入43.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1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区第一。

翠苑 数字生产力引领经济新增长

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杨余平 方俊铭

近日,一场围绕“AIGC引领新质生产力”主题的企业交流会在翠苑街道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举办。现场,来自行业上下游的近50家企业研讨切磋,共享资源,内容涵盖大模型研发、数字人直播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自该创新中心投用以来,已举办各类前沿技术研讨会、交流会近30场,先后招引落地雪爪文化、中科视传、中安镜像、数字章鱼等几十家技术型企业。其中,数字章鱼获得2023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长三角分赛区“工业互联赛道十强”。“为了能给企业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和技术指导,街道刚刚打造了北高峰‘科学家会客厅’,聚焦项目路演、服务招引、成果转化等全链式服务。”翠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希望用“科学家会客厅”储备的相关技术人才、科技成果资源和配套基金,吸引更多数字产业落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翠苑街道把握住“人工智能”时代浪潮,锚定“AI+应用”“AI+出海”等产业发展方向,将一批离市场近、变现能力强的企业组建成出海企业联盟。比如辖区企业小影科技,以海外市场为主,依托主力产品小影APP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优质的视频创作服务。“随着赛道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近年不断在这个新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并组建专项团队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这家企业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眼下研发的“真人播报”技术既节约成本,又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已在市场有广泛应用。“雪爪科技与澳洲天文学家合作的项目登上了科学杂志《NATURE》封面。”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该团队持续开拓海外市场,新项目正在加拿大启动。

一季度以来,翠苑街道通过招引不断扩大“数字企业”矩阵,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营收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5%。“另外,一季度完成数字经济增加值3.18亿元,增速5.05%。”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西湖国际人才创新交流中心将在近日挂牌,将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和企业加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冉 西湖微融圈 毛珮瑶   编辑:钟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