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成胃癌在中国主要诱因在“吃”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7月18日 07:33:42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日前召开的第七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胃癌患者总数的40%;预计到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率还将以每年1.6%的幅度攀升。

“去年病房的总住院人数约2000多人,胃癌患者300多例。”浙大一院肿瘤中心主任滕理送教授说。

据浙江省疾控中心公布的《2012年业务技术报告》(蓝皮书)显示,2007—2011年我省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胃癌列第二位,男性发病率为53.90/10万,女性为17.56/10万。

胃癌和哪些因素相关,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

重口味、进食过烫等都是诱因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1月发布的年报显示,胃癌发病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以及东南沿海各省,男性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的李乾构认为,中国人胃癌发病率高,跟中国人的独特饮食习惯有关,比如中国人爱吃烤羊肉串、火锅,嗜辣,喜食腌制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会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变;中国人喝酒多也是一个原因,白酒喝多不仅伤肝,对整个消化道都会有不良影响。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琳则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久治不愈,以及家族遗传也是危险因素。在生活习惯中,三餐不规律,进食过快、过烫,长期食用油炸食物,以及熬夜、酗酒、吸烟、压力过大等都容易造成胃部损伤。

高盐饮食+幽门螺杆菌=高危

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程向东主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高盐饮食和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

浙江人喜欢吃偏咸的东西,杭州人喜欢吃的东坡肉、红烧鱼,宁波人喜欢吃的抱腌黄鱼,绍兴人喜欢吃的霉干菜,都是加了很多盐的菜。

“高盐饮食,食盐渗入,就会直接损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发生广泛性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也就是胃炎和胃溃疡。”程主任说,另外高盐食物经过一段时间会分解成硝酸盐,它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亚硝酸胺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

同时,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认定胃癌和幽门螺杆菌有直接关系。2008年多个国家医学界共同提出的《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认为,幽门螺杆菌和高盐饮食可能协同参与导致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必须治疗吗?

幽门螺杆菌是生活在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一种细菌,中国约有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在饭店里吃饭如果有人有幽门螺杆菌,又没有用公筷,你就有可能传染。甚至,接吻也会传染。

那被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不是就必须得治疗清除呢?

如果本身没有症状,又排除以下因素:溃疡病病人、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吃消炎镇痛药、胃病史,可以不用治疗。

如果有治疗的必要,也不建议直接用药,最好先做一次胃镜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对胃部造成了何种损伤,再以此判断如何用药,做到有的放矢。

当然,如果幽门螺杆菌检查出来有三个‘+’,那你就必须要引起重视了。

建议40岁—75岁者

每年做一次胃镜

浙大一院消化内镜中心季峰主任介绍,“早期胃肠癌患者,不需要放化疗,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若是很早期,5年生存率可达到100%。若是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就只有20%—40%。”

但目前我国常规健康体检中,胃癌检出率并不高。门诊中检出率为0.2%—0.3%,在健康体检中检出率仅为0.011%,两者相差这么多倍,“这可能与大部分健康体检没有个性化有关。同时,85%的早期胃癌没有症状,且部分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也不会升高。”浙医二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潘文胜说。

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呢?潘文胜认为,40岁—75岁者每年做一次胃镜很有必要。这类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约占胃癌病人的80%-90%。特别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肠化的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镜尤为重要。

特别要提醒的是,若您长期上腹不适,2周以上大便化验出血,不明原因消瘦,吃东西有梗塞感,尤其是有癌症家族史的,应立即做胃镜,查一查到底有没有问题。

作者:余敏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