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报告查询今起实施收费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6月03日 07:04:11 星期二  来源:杭州日报

    拿着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以前往人民银行网点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这项原本是完全免费的服务,从今天开始将实施收费政策。不过,为了满足普通个人的基本需求,央行允许每人每年免费查询2次,从第3次开始收费。

    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此次收费政策是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可能是因为一些机构出于业务需求频繁查询征信系统。

    征信报告一年可免费查2次

    央行日前宣布其征信中心将自2014年6月3日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个人每年查询第三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前2次免费。

    据介绍,2014年个人查询次数自2014年6月3日开始计算,2015年以后每年的查询次数从当年1月1日起计算。现场查询流程个人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1份复印件,在查询网点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后提交查询申请,对个人当年查询次数超过3次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将告知个人需要缴纳查询服务费,由个人自愿决定是否缴费查询。收费初期采用缴纳现金方式,以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

    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底,征信系统已经收录了8.4亿自然人、1900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个人信用报告日均查询量百万多次,企业信用报告日均查询量30多万次。

    据央行披露的数据,去年,全国有500万人查询了自己的征信信息,但超过两次的只有44万人,相当于全国人口数量的万分之三。央行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2次基本能满足普通个人的日常需求。

    有业内人士分析,央行实施收费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一部分小型机构只查询不贡献数据。

    浙江已开通网上查询系统

    不过,对杭州市民来说,目前还有一条暂时的免费查询通道。

    记者从央行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浙江地区已经从今年年初起加入网上查询的试点。也就是说,只要是持有浙江省身份证的个人,均可登录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https://ipcrs.pbccrc.org.cn),上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当然,用户需要先行进行注册,每次查询前,还要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是本人操作。

    通过网络渠道,个人可以查询到以下三方面的信息:一是个人信用报告,提供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被查询记录的详细记录;二是个人信用信息概要,提供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信贷 信息、公共信息和最近两年被查询记录的汇总记录;三是个人信用信息提示,提示在征信系统中是否有个人最近5年内的贷款、贷记卡逾期记录,以及准贷记卡透支超过60天的记录。

    据悉,目前央行还只是针对网点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进行收费,由于互联网查询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暂时不收费,需等到推广至全国后再收费。

    办信用卡

    无需提供征信报告

    向银行申请贷款或者申办信用卡,是否需要自己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对此央行的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个人在申请贷款、信用卡时,不需要向银行提供本人信用报告。商业银行是征信系统的用户。征信系统连接了全国所有商业银行,信息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营业网点。商业银行在审核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时,在取得个人书面授权同意后,可以直接通过征信系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不应再要求信贷申请人提供个人信用报告。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银行不会让消费者自行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但不排除个别网点个别机构为了节省成本,把这个事情推给客户。因为银行向征信系统进行查询时,同样要支付一笔费用。

作者:朱雪利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