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你可以更“雷人”一点吗?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2年08月06日 10:12:35 星期一  来源:杭州日报

暑期档荧屏进入酣战。除了《西游记》《还珠格格》等经典外,各大卫视纷纷开辟“神话剧”战场。尽管因剧情、台词、造型过于雷人而被网友吐槽为“雷剧”,但这些打着神话题材的电视剧却在收视上一路飘红。业内不禁担忧,“雷剧”可有,若成主流必有隐忧。

暑期荧屏“雷剧”四起

钟馗,原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但在电视剧《钟馗传说》中,钟馗一出场的一句“See you later”却雷倒观众一片。对此,主创们毫不回避,甚至将这种编剧形式称为“自创无厘头神话剧模式”。

无独有偶,《活佛济公3》中济公除了降妖除魔还要谈情说爱,剧中的鬼怪不但有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兔子精、狐狸精,更出现了西方神话里的吸血鬼、狼人。对此,编剧简远信如此解释:“这次济公故事最重要的是国际化。要让人看出中国传统英雄的新出路,希望将他打造成接地气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式超级英雄。”

暑期荧屏上的“雷剧”远不止此。面对《轩辕剑》中横空出世的投影仪、IPAD、望远镜、全景天窗大马车,让不少同名网络游戏迷纷纷吐槽:《轩辕剑》用行动告诉各位玩家“你现在收看的电视剧,只有名字和游戏一样”,很多网友都称此为“暑假第一雷剧”。

“以前我们常常批评国产电视剧缺乏想象力,但如今国产神话剧不是想象力不够,而是想象力太超前了。”尽管几部“雷剧”的编剧都异口同声表示,披着“雷人”外衣的神话剧骨子里依然是扬善弃恶、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的内核。

但对于剧中如此多莫名其妙超越想象的雷点,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受不了。网友“鬼妹再来”表示,如果说一部正剧里偶尔来点笑料网络词,可以插科打诨,让人笑一笑。可通篇都是这么现代的雷点,自己一点也笑不出来。

“雷剧”或引发传统文化误读

作为民族文化中最根本、最文学性的母体,神话在荧屏上接受娱乐化和时代感的改造无可厚非,《济公》《新白娘子传奇》《春光灿烂猪八戒》都曾在不同时期成为观众美好的集体回忆。然而,如今的神话为何沦为雷剧的代名词?

早在2009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就曾下达过“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其中提到,个别剧目在没有历史依据前提下,随意编纂神话传奇故事、误读传统文化,对于这类题材,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对存在问题的剧目不予备案。

然而该通知似乎并没有阻止神话剧继续“雷”下去。对此,《聊斋》《八仙过海》的制片人裘立新表示,之所以恶搞,把神话剧当成荒诞剧来拍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吸引观众眼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神话有着非常完整的体系,任意篡改无疑会引发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尤其会误导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唐远清表示,过去的经典加入现代的东西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太过。还是应该尊重历史,尊重经典。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神话剧应该区别对待。“原来没有原创作品的,发挥空间很广阔,怎么做都无所谓,人物关系可以自由发展。而文化传统中已经形成共识的神话,不宜做过度的引申和发挥,否则会对公众的审美习惯、公众共识形成冲击,引发公众不满。”

如何打破“唯收视率论”魔咒

尽管恶评如潮,暑期“雷剧”的收视率却让很多艺术精品自愧不如:《活佛济公3》播出后长期占据收视榜榜首;《钟馗传说》开播首日也冲进收视榜三甲;在《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热门综艺节目的夹击之下,《轩辕剑》仍能力挽湖南卫视的收视低迷。

“神话剧一般被安排在寒暑假播出,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归根究底还是收视率在作怪。”业内人士认为,神话剧变“神剧”,是国产电视剧市场“唯收视率论”的又一恶果。

“很多电视剧创作者带着文艺情怀入行,却又不停地被收视率教育。”知名制片人杨利说,业内总结出的获得高收视的重要条件,就是不能让观众动脑子、故事不能太复杂,绝不能讲深奥的道理,只能让他们毫不费脑子地享受过程。

《钟馗传说》的制片人谢琪也承认,如今的年轻人需要的是短平快就能找到快感和共鸣的东西,所以使用穿越和网络语言的“雷剧”才会有很大市场。

反观同档期《青瓷》《浮尘》《时尚女编辑》等对当下社会白描、对人性反思的电视剧却无一幸免地遭遇收视滑铁卢。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如今,主体观众和主流观众(掌握话语权、有消费能力的社会中坚人群)分化日益加剧,收视率已不能代表主流人群的喜好和品位,应考虑引入另一套针对主流观众的参考标准。

据新华社

作者: 编辑:陈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