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路放》全球首映,老外笑得心花怒放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9月09日 07:31:24 星期二  来源:今日早报

    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刚落下帷幕,第39届多伦多电影节又开始“闹腾”了——张艺谋、王小帅、陈可辛、杜琪峰、宁浩等都带着各自的片子,赶赴多伦多参加展映,当然最重要的是卖片。

    多伦多当地时间9月7日,宁浩《心花路放》举行了首映发布会,他带着主演周冬雨、马苏,和1700位当地观众一起观看电影。

    华语喜剧片在海外一直水土不服,而这次宁浩却让老外观众都笑了。

    《心花路放》将于9月30日在中国上映。中国的爱情喜剧老外看得很欢乐

    多伦多电影节是北美重要的电影节之一。与威尼斯、戛纳、柏林这些欧洲著名电影节不同,多伦多电影节不以评奖为主,而是以电影展映以及卖片取胜。

    今年多伦多电影节的16个展映单元,共有285部长片,108部短片。

    张艺谋的《归来》、王小帅的《闯入者》、陈可辛的《亲爱的》都已公映或首映过,这次在多伦多举行全球首映的华语片,只有宁浩的《心花路放》。

    当地时间9月6日11时30分,宁浩和周冬雨、马苏还没到多伦多,电影节就已安排了一次媒体观影场,“笑果”显著。

    当地时间9月7日《心花路放》举行首映,宁浩携周冬雨、马苏两位美女一起踏上红毯。

    17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三位主创在一片尖叫声中上台。宁浩还没站稳就感慨:“好多的观众!好牛的剧场!先自拍一把!”随后拿出手机,以观众席为背景自拍起来。

    这一举动,引来台下观众举起手机,纷纷要求与导演合影。

    1700位观众的文化背景多元,但这部反映中国都市人情感和婚恋现状的喜剧,显然打动了西方人的心。

    影片刚开始3分钟,黄渤前妻要求放弃财产的段落,就引发了观众的第一轮笑声。此后,整场笑声不断。在宁浩戏谑“阿凡达女郎” 的段落时,观众更是会意一笑。

    电影结束后,全体观众起立鼓掌长达3分钟。

    老外观众普遍觉得《心花路放》非常有趣,让他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中国电影表达。

    “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制作很好,导演的水准贯穿于整部影片。尽管我并不完全看得懂影片呈现的,与中国文化背景相关的所有细节,但整体上来说,我对整部影片感到享受。”一位观众说。

    而多伦多电影节艺术总监对《心花路放》的推荐词是:“公路影片、喜剧、中国城市青年的快照。这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流行文化的现状。”

    一位亚洲电影策展人说:“在《心花路放》中,宁浩导演将他独一无二的、能令人捧腹大笑的才华带入了他很喜爱的类型片——公路电影。这部影片用轻松的风格表现一个严肃的主题——寻求生命的真谛。” 淑女不再是主流宁浩力捧女汉子

    与其他类型片相比,喜剧一直有很强的地域性。

    不论是周星驰还是冯小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华语喜剧片在海外一直水土不服。

    而宁浩怎么能让老外笑呢?

    他走的是“荒诞喜剧”路子。

    宁浩早期文艺片《香火》已表现出荒诞喜剧的才华,后来在《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和《无人区》中,这一才华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心花路放》选择了公路片形式,加入了不少荒诞情节。

    宁浩表示:“公路片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形式,它的好处是可以有很多地方和很多层面去反映。汽车文化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公路也就变成我们生活的一个主题。中国公路片这个类型,也可以开始比较成熟的一个阶段了。”

    “荒诞戏一直是我最感兴趣的命题。在一个快速转型、变化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都可以找到荒诞的主题,所以我对荒诞性一直都保持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宁浩说。

    对于《心花路放》成功地让老外观众笑了,宁浩表示:“我很欣慰,因为我们觉得有趣的部分,他们也一样觉得有趣。我的电影不是靠台词和桥段引人发笑,而是靠情境的荒诞和结构创造幽默感。他们笑了、接受了,说明我们的幽默感是有普适性的。”

    对于周冬雨、马苏在片中颠覆淑女形象,宁浩解释道:“中国正处在观念转变的阶段,很多传统经典的形象都退化了,比如淑女就不再是主流形象,女汉子成了被广泛接受的真实形象。实际上这也反映了今天社会对女性的新要求,女性也就变得坚强幽默起来了。”

作者:陆芳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