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一号线站点有15种文化表情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2年09月17日 08:41:39 星期一 来源:每日商报 |
由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设计创作的地铁1号线武林广场站铜雕公共艺术墙完美问世。记者 陈中秋 摄
地铁一号线10月底左右试营运时,31个站点中15个站的公共艺术设计也将同步亮相,向市民们展示杭州的深厚文化底蕴。 这些艺术设计由中国美院的教授和艺术家们操刀,作为重头戏的武林广场站公共艺术方案《阳光·葵园》文化墙,目前已接近完成。昨天,记者来到《阳光·葵园》制作现场,直击作品创作者、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创作过程,为读者带来地铁公共艺术方案背后故事。 《阳光·葵园》揭开面纱 武林广场的主题设定为“葵花”,是因为武林广场以前叫红太阳广场,而葵花又被称为向阳花。满壁气势磅礴、热烈绽放的向阳花,暗合着“红太阳”的历史,意喻历史文脉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铜腐蚀雕塑主题文化墙《阳光·葵园》,“春、夏、秋”主题墙均已完成,目前在创作“冬”,也进入收尾阶段。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创作场地杭州某铜塑厂的厂房时,一眼就被斜靠在北墙上的十五六块巨型铜版所震撼,它们每块高4米,宽1米,拼合在一起就是《阳光·葵园》的“冬”主题墙的雏形。 在这幅接近完成的巨作上,向日葵的根系、茎杆、枝叶、花盘,通过蚀的深浅和喷漆的明暗完美地刻画。近看,脉络清晰、繁而不乱,远望,层次分明、气势磅礴。 创作历时近半年 厂房西南侧的一间小房子内,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教授戴着口罩,一手持喷枪,一手持打好图案的卡纸,在一块铜版四周不断踱步。 许江神色严峻,看到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拿起喷枪,隔着卡纸上轻轻一喷,铜板上立刻着上精美图案。 许江的助手告诉记者,《阳光·葵园》的方案敲定后,创作组大约7月初进场开始创作,许江作为方案主创者,几乎天天到场,亲自参与每个制作环节,随时修改调整方案,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 《阳光·葵园》创作过程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方案的制定、实景拍摄、样图制作、铜版腐蚀、喷绘、打磨、烘烤等几十个环节。其中喷绘、打磨两个环节要反复做上5遍。 昨天进行最后一轮的喷绘、打磨工序,许江对16块铜版逐一进行“画龙点睛”,再喷上防腐蚀的清漆,烤干之后,作品就完成了,接下去就是运到地铁站内安装了。 许江的助手说,安装时,“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目前制定了两套方案,有待最后确定。 |
作者:汪琦 编辑:陈琳 |
上一篇: 名片效应催生豪华酒店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