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字,你能写对几个?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8月16日 09:12:04 星期五  来源:每日商报

    ■书写的变革

    ■声音

    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开始普及

    书写形式彻底被颠覆

    古代文人墨客几乎都在这上面下足了工夫。比如说汉朝的“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再比如陈朝书家智永登楼不下,学书四十余年。

    不过,自从进入20世纪以后,汉字书写遇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20世纪50年代普及国民教育,“硬笔”也普及开来。这波换笔,虽然笔已变种,但汉字终究还是要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所以“书写”的传统犹在。

    第二波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开始普及,手写渐渐被计算机取代。这次的变动就比较大了,书写的形式完全被改掉,输入汉字仅仅需要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字库里的汉字就会蹦出来。“写字”的速度是大幅提升了,不过,我们的书写能力却越来越退化了。

    ■声音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振濂

    曾建议设汉字书写日

    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振濂曾提出要设立汉字书写日,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陈振濂说,互联网时代,人们都用键盘、手机来拼汉字,而不是写汉字。汉字书写的处境日益窘迫。他甚至担心,再过两代人,人们甚至会忘记汉字怎么写。因为现在的汉字都是拼出来而不是拿笔在本子上一笔一笔写出来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提笔忘字的现象在越来越低龄化。现在的孩子很多连作业都是电脑上写的。汉字的文化在不断地被削弱。

    汉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部分

    单纯地默写并不能作为正确识字的标准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汉字的理解,包括字形、字音、字义等三部分内容,单纯地以默写正确作为识字标准,并不那么客观。

    “会读不会写,会写不会用,都不能算真正理解汉字内涵。”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陆忠发说,其实自己也常“提笔忘字”,这很正常,实在不必过于忧虑。

    当前,我们常用的汉字在3000字左右,掌握之后对于日常阅读和理解毫无问题。如果出现不常见的生僻字,用手机查询,或是翻字典就能得知正解。

    正如《汉字英雄》的主持人、制片人马东所说,真正生产文化的人就那么5%-10%,够了,更多的人是享受文化和消费文化,如此而已,并不需要人人都会写字,或者说人人都识字。字作为一种工具,只要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建议

    小学语文老师:

    书写习惯应该从一开始就搭建好

    建议孩子学字不要太早

    汉字书写,首先是学,在老师和家长指导下学。照着字帖练习书写,古人称为“临帖”,现在叫“练字”。在当代,我们汉字书写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小学这一环节。

    拱宸桥小学的语文老师许珂说,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小学生就学习汉字的书写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笔顺,书写要讲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要大致把握住这些规律,不过也不必完全拘泥于这种形式。

    比如“鼎”字,按书写规律来,先写中间的目字,再把左边部分书写完整,再是右边,这种书写顺序很顺畅,学生容易记住。但比如“忄”的写法,是先写中间的竖,还是左边的点,就很难说了,两种方式都被泛用。

    许老师并不建议孩子在小学之前就学写字,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字。“年纪太小的孩子学写字,根本不懂笔顺是怎么回事,往往是写到哪算哪,把汉字‘描’出来就好了,这样容易形成不正确的笔顺书写,往后就很难纠正过来了。”

    许老师说,书写习惯要从一开始就搭建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先从整体上去感受和把握字形。比如“熊”字,是小学生的常错字之一,不是忘了底下四个点,就是上部分的能字写不完整。对于这种复杂字形,许老师说,一定要孩子先“盯”着它看上几秒,记住大概轮廓长啥样,再去研究各部分怎么写。

    “一定不要‘看一眼,写一笔’。这样孩子只会记住某个笔画,每一笔都像一个个零乱的符号,反而不能拼凑出整个字的全貌来。”

    人文学院教授:

    市面上“解字”的书籍参差不齐

    我推荐《中国汉字文化大观》

    每个汉字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文化背景,要理解汉字,就要追溯它的起源。

    比如“灶”字,意为“火在土上燃烧”,但“灶”的繁体字是写成“竃”。陆忠发教授解释道,这个字从塞从黾,塞意为往土穴里塞干柴,黾指吃食少而繁殖多,“塞”与“黾”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土穴,可以不断塞入少量干柴以维持烧煮,这就是“灶”的出处了。

    从古书中去解读字的结构和起源,难免有些枯燥。而目前市面有关汉字的书籍琳琅满目,但质量参差不齐,陆教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不错的“解字”书籍:《中国汉字文化大观》,这是一本讲述汉字起源、形变、特点等的工具书。陆教授说,从汉字源流去理解和感悟,是一种正确阅读“汉字”的方式。

    答案:懑、臼、舂、熨、歇、胄、惴惴、瓮、殄、羯

作者:记者 陶丽 孙蓓蓓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