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瘾难戒 智能手机让人更寂寞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11月26日 15:02:12 星期二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伴随着曾红遍半边天的诺基亚手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以“苹果”“三星”等厂商为首的智能手机逐渐霸占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作为可替代电脑的智能手机,已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与此同时,“智能手机成瘾”也令人担忧。

    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天用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至少有5个小时。怎样才能使城市里的“低头族”戒除手机成瘾呢?也许你是微博控,也许你在吃饭的时候还忙着刷手机,那么,接下来的几条“警报”可能让你对智能手机产生些许警觉。

    1. 小游戏打到眼中风

    眼睛长时间盯着荧幕会对视力造成极大伤害,有数据显示,90%的人每天在数码电子产品上所花的平均时间达到2小时,而这部分群体被不同程度的眼部疾病困扰,譬如:视线模糊、干眼病等。前段时间的知名小游戏“找你妹”更是让玩家玩到眼中风。眼部疾病并不是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的唯一病痛,此外,它还可能造成头疼、身体疲惫、甚至短暂失忆。

    2.找不到手机大抓狂

    我们在突然意识到手机不在跟前的时候,潜意识会感到十分惶恐不安。根据2012年的数据统计,因暂时找不到手机而感到内心恐惧的人占到了73%。

    3. 智能手机增加加班时间

    智能手机的出现不经意地将传统的“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往一回家就能进入的轻松氛围一去不复返,回家继续查看智能手机邮件的人已经占到了80%的手机人群。统计显示,80%的上班族在工作范围以外的“额外工作时间”达到了每周7小时,相当于一个整天的工作时间。

    4.没了谷歌地图,彻底失去方向

    谷歌地图极大程度地完美了“路痴”的人生,而本来就在辨别方向上需要锻炼的我们,愈发依赖智能手机的帮助,没有地图导航简直彻底不认路了。

    5.潜意识想着微信,无法睡安稳

    睡前刷屏已然成为众多“低头族”的习惯,当传统的阅读习惯被睡前刷屏取代,我们的睡眠质量更加得不到保证。睡前,强光刺激眼睛让我们整夜无法睡安稳,而随时更新的微博评论、微信消息让我们潜意识处在警觉状态,无法放松。

    6. 忘了怎么写字

    智能手机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词汇,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传统词汇量愈发贫乏。最近的“汉字听写大会”让我们反思自己对中国字的认知已经退化到了何种地步。

    7.发微博,发的全是寂寞

    统计显示,智能手机的APP图片编辑软件中关于食物的照片已经达到500万张,人与人面对面吃饭已经不再关注于食物的内容,而更专注于发图片传微博,向虚拟世界分享心情。其实大家发的不是美食图片,而是寂寞啊!

    8. 面对面的社交成障碍

    即使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大脑具有“多重处理能力”,然而现实还是残酷的,研究显示,人脑尚且不具有多重处理能力,健康专家建议我们应在一段时间内关注同一件事情。此外,人与人的关系也愈发生疏,即使你3个月没有和一个人聊过天,但你却知道关于这个人的所有小道消息。而且,即使就在身旁我们也会选择“微信”、“短信”他人,面对面的社交成为障碍,我们也忘记了怎样做眼神交流。

    9.记忆力衰退手变残

    此外,时常感觉自己裤口袋手机在震动,摸手机成了习惯。长时间抓手机使得手指僵硬,“鼠标手”以及“手机手”频现。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使我们颈椎酸痛加剧、颈椎前倾严重、各种肩周炎、骨质增生大量涌现。而通讯录的更新功能、各种上载云端功能使得记忆力严重衰退,能完整记起一串手机号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翻译/韦方苑)

作者:翻译/韦方苑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