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未离身22万元蹊跷被盗刷 磁条银行卡安全引关注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11月26日 15:15:13 星期二  来源:新华社

卡未离身,卡内22万元余额一夜之间被盗刷精光!使用磁条银行卡的荷兰籍人士邓明(化名)近日在中国遭遇了令其难以想象的盗刷事件。尽管事件不久后即被认定为“盗刷”,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责任界定困难,邓明的22万元追讨无门。盗刷事件频发,磁条银行卡安全再次引起关注。然而,为提高银行卡安全性的“磁条卡换芯片卡”工程却因为遭遇用卡环境升级难的瓶颈而推进缓慢。

A 卡里22万元不翼而飞

荷兰籍人士资金追讨无门

据邓明回忆,10月15日,其用某银行储蓄卡消费时,发现240元不能支付,他立即查看账户,发现账户内的22万存款竟不翼而飞。随即,邓明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同时到最近该银行网点反映情况。

记者从银联反馈的信息得知,邓明的储蓄卡在10月14日深夜至15日凌晨的二十分钟之内发生多笔消费。深圳市公安局沙头派出所警官表示,失主的钱在短时间内被多人用多张卡取走,明显是一个犯罪团伙所为。目前,警方已对该案件立案调查。

然而,至邓明向记者反映该情况时,盗刷事件已经发生月余却没有任何进展,资金追回遥遥无期。该银行首次对该起盗刷事件的处理进程答复记者称,银行正在积极配合警方破案,需要等待司法判定,才能作出进一步处理。记者从深圳中院了解到,类似的刑事盗刷案件,需要等待公安机关破案才能作出判决。截至记者发稿,在深圳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下,该银行与邓明对该起盗刷案件进行私下协调解决。

B 银行和客户都是受害者,责任界定难

银行卡盗刷案银行赔付率多达50%

盗刷事件发生后,如何界定储户及银行双方的责任,是解决问题的难点和关键。

银行方面认为,该客户的储蓄卡是凭密码支付,若密码正确,银行是没有理由拒绝支付的。如果最终认定是客户原因造成密码泄露,则银行是不承担责任的。然而,邓明认为,自己平日消费场所十分固定,均为深圳中心区的高档消费场所,安全性高,且银行卡、手机、护照从未丢失。邓明认为自己尽到保护银行卡密码的责任,并无过错。

关于银行卡盗刷,其实持卡人和银行都是受害者。君泽君律所律师周小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盗刷责任界定,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储户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因为储蓄卡是凭密码支取,而密码的保管就属于储户责任。另一方面,储户和银行是建立了契约关系,也负有保障资金安全的责任,倘若发生银行卡盗刷事件,银行也是要负一定责任。广东省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大部分银行卡盗刷案件,银行赔付率都达到50%以上。

C 磁条卡天生具有易复制缺陷

IC卡成本高,用卡环境升级难

总结近年的盗刷案件,专家认为,针对账户资金异动的相关应急处理办法以及银行卡IC卡的推广瓶颈应提请相关部门重视。

首先,大部分盗刷案件都有在短时间内在不同地点发生多笔现金支取的特点,对于银行卡资金此类异动是否应该设立相关的保护措施?

邓明表示,以其在欧洲的经验,如果客户的储蓄卡在同一时间发生多地刷卡现象,该账户会自动启动冻结程序,以防资金被非法盗取。然而,该银行总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银行卡账户还不具备此项功能,主要是由于盗刷发生时,系统自身很难判断这几笔交易是否真实,客户相隔一两分钟在不同的POS机刷卡消费都是不无可能的。”

对此,广东省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的用卡环境下,客户若发现银行卡(或信用卡)被盗刷,应该第一时间报警同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

再者,由于磁条卡天生具有易复制的缺陷,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然而,较高安全性的金融IC卡在推进中却遭遇瓶颈。

根据人民银行2011年3月印发的《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要求,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

但记者采访中发现,IC卡的推广覆盖遭遇改造成本较高以及用卡环境升级难等问题。

某商业银行相关领域负责人告诉记者,IC卡的推进首先涉及后台系统、银行柜台服务系统等内部技术层面的改造,技术难度且不说,由于IC卡推进成本由银行自身承担,从卡片和配套设备的成本上看也让银行力不从心,目前每张芯片卡的裸卡成本要达到30元左右,POS机、ATM机等配套设备更换费用更高。

用卡环境的升级也不尽如人意。记者在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更换芯片卡时,柜台人员善意提醒,某些小商户的POS机可能无法使用IC卡,且由于标准不兼容,IC卡在境外刷卡或有不便。

即便更换了IC卡,更多的情况下,不少市民拿到的是“磁条+芯片”复合卡,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时如果选择磁条渠道,同样存在被盗刷的风险,这让芯片成为安全“摆设”。

作者: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