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天眼”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12月05日 08:43:09 星期四  来源:每日商报

说三道市

本报评论员 沈国娣

腾讯新闻每天早晚两次在微信平台推送新闻,3日上午的头条是“老外北京扶起摔倒女子遭索赔”,说一中年女子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时突然摔倒,外国小伙下车搀扶,被女子一把揪住要该老外负责,最后外国小伙掏出1800元“医药费”了事。说实话,从文章配发的图片来看,很容易轻信这个事实,中年女子坐地不起表情夸张,外国小伙一脸老实无辜,旁边是一圈围观群众。然而,3日下午就有监控视频“证伪”,显示老外撞了行人还大爆粗口;到了晚上北京警方证实是这名老外无证驾驶摩托车撞伤了女子。同一个事件一波三折,又因为有老外的参与,这出并不鲜见的“碰瓷戏”得到快速传播。

说实话,我在看到这则新闻时也第一时间轻信了它的“真实性”,当时一看标题一边替老外小伙感到委屈,一边点进去细读详情,事实叙述完全是这位中年女子故意“碰瓷”的措辞,读后令人愤怒。这里“碰瓷+老外”的组合的确强化了这则消息的受关注度,想想看如果是两个中国人之间发生“碰瓷”事件,除非性质特别恶劣,否则在受众心目中恐怕已经不能视为新闻,尤其上不了头条。现在,“碰瓷”都碰到老外身上去了,该事件激起了强烈的道德谴责。记得新浪微博当时迅速出现了这条新闻的转发,评论是三个字:丢脸啊!

事实证明,中年女子并非“碰瓷”,反而是外国小伙无理谩骂,撞了行人想要开脱。我也为自己的价值判断感到内心羞赧。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信息的真与假问题;二,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容易带有强烈的认知惯性。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但网媒在编辑信息发布时,需要加强新闻真实性的核定;因为作为受众,在接收信息的第一时间总是以“这个事情是真的”为前提。如果网络频传虚假新闻,受众又无法识别真与假,后果便会很严重。就像这个事件,折射了大多数网民对中国人自身的道德矮化几乎成了条件反射,认为肯定是中国人坏、懂得“碰瓷”这一套。

还好大街小巷有监控,有“天眼”将“碰瓷”真相大白于天下,还了中年女子清白。否则这场“中外碰瓷案”很可能成定局,其后果是,进一步自我矮化全民素质,也让以“碰瓷”为首的暴戾之气愈演愈烈。

作者:本报评论员 沈国娣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