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元钱打一次车打车软件圈地烧钱烧到杭州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1月21日 08:05:50 星期二  来源:杭州日报

    只花1元钱就能打一次车?看到这个问题,普通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真的吗?”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是“打车软件又在圈地烧钱啦?”

    姑且先撇下深思熟虑的业内人士,回答一下普通消费者急迫的问题,“真的!最少真的只要1元钱!”

    业内人士你们也猜对了,新一轮疯狂的补贴、烧钱又开始啦!昨日,快的打车联合支付宝宣布,对APP内的支付服务进行升级,自此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40余万快的司机悉数支持支付宝付打车款。此次服务升级后,快的打车和支付宝方面将对用户进行大力回馈,出租车司机每次用支付宝成功收车费,即可获得10元奖励(每天5笔封顶),同时用支付宝付车费的用户也将获得10元返现(每天2笔封顶)。

    司机乘客每笔各返10元

    “除西藏和青海外,各省区都有城市大规模落地这项服务,就连香港都在推这个补贴活动!”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杭州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想要拿到“疯狂的补贴”也很简单。据快的打车CEO吕传伟介绍,用户用快的软件打完车后,可直接点击内置的支付宝付车费,而后输入金额完成结算,整个过程只需几秒钟。另外,为了让那些没有安装快的打车的出租车也能用支付宝钱包付款,支付宝同时还在推行扫码付款的模式。乘客打完车后可以用支付宝钱包扫一扫的哥的专属收费二维码,输入金额后完成交易,整个过程也一样只需短短几秒。

    其实一句话很简单,只要你最后是用支付宝收(付)的车费,出租车司机和乘客都能获得10元返现,司机每天5笔封顶,乘客每天2笔封顶,返现将于3-5个工作日内返还到用户支付宝账户内。这就意味着,在活动期间,如果在打车费只有一个起步价的话,乘客只需花费1元钱就能享受出租车出行待遇,比坐公交还要划算。

    支付宝方面透露,很快用户就可以从支付宝钱包内嵌的打车功能进入,完成叫车和支付的全过程。

    据快的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浙江省共有3.3万名出租车司机接入快的打车支付体系,其中,杭州目前接入了2.2万名司机,宁波9000辆,温州和金华各1000辆。记者做了一个假设,假设杭州这2.2万名司机每天都能把补贴赚满,那仅司机这块,快的和支付宝方面每天就要花费110万元。

    大佬为何爱“打车”

    这一活动的起源,还要从去年12月开始说起。快的打车起家于杭州,在完成了对上海、广州、深圳等省会城市的布局之后,攻占北京成了它最大的目标。2013年9月,快的挥师“北伐”,进军北京市场。12月1日,快的正式开始对司机和乘客展开疯狂补贴。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在北京乘坐出租车,打开广播,时不时就会听到快的打车的广告:“新用户打车就送30元”。除了打车支付完成之后就能获得补贴之外,更疯狂的还在后面,由于快的绑定了支付宝,出租车司机安装支付宝即可获得50元现金及50元支付宝余额奖励;司机每天使用快的打车软件并在线六小时即可获得5元奖励;北京的用户看到快的户外广告后,拍照并分享到微博上就能得到10元奖励。据估算,快的此次活动总投入将超过一亿元。

    其实疯狂补贴的不仅仅只有快的一家。现在打开微信“我的银行卡”界面,嘀嘀打车也能立减10元。而在1月6日,嘀嘀打车宣布完成C轮融资,共获得来自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等公司共1亿美元的投资。当日,嘀嘀与微信的合作也正式曝光,微信不仅在“我的银行卡”下增加嘀嘀打车入口,而且在微信入口以及嘀嘀打车客户端内都接入了微信支付功能。用户在叫车成功页面,可以直接用微信支付进行付款。

    无论是快的还是嘀嘀,都在疯狂烧钱,都是背靠大树,都在接入移动支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打车软件疯狂烧钱已经不是第一次,这就是赤裸裸的圈地运动,也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拉客方式。问题是靠补贴用户和司机获取的市场并不牢靠,靠补贴抢来的市场同样可能被以相同的方式抢走。但此次无论是快的还是嘀嘀,都开始内置支付体系,当用户开始习惯了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来支付打车费的时候,这样的市场或许才是更具黏性和可延续性的。

    而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而言,为何要如此大手笔地扶植打车软件?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这样回应记者:“并不是说打车软件这块市场有多诱人,而是打车软件这一应用场景每天使用的频次比较高,它和便利店、自动售货机一样,用来培养用户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是非常合适并且诱人的。目前,零钱支付是移动支付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作者: 张丽华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