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公交调价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10月30日 16:16:19 星期四 来源:每日商报 |
北京地铁公交调价听证会28日结束,参会听证代表25人。结果不必说了,听证代表全部同意调价,区别只是同意方案一还是方案二。方案一和方案二也不必说了,全部都是涨价,区别只是幅度有微小差别。 这种局面和结果自然让人心里不舒服。这几天微信圈里流传着一个“记住那些说不的听证代表”的帖子,列举了一些各地调价听证会上反对涨价的听证代表。帖子的用意自然很明显,就是向这些说不的代表致敬,在许许多多屌丝消费者眼中,这些说不的代表才真正代表了群众的利益。 但是说北京听证会上的25个代表都不代表消费者利益,都不替消费者说话也不太公正。听证会提供的两个方案都是涨价方案,差别也就是选“朝三”还是选“暮四”而已。在大局已定的氛围下,也难指望那些代表能玩出花来。当然遗憾也是有的:为什么就没一个人对两个方案都说不呢? 从程序和策略上讲,北京这次地铁公交调价技巧很娴熟。调价的口风早就透露出来了,既试探下人们的倾向,也让人有个心理准备。征求意见也早早就搞了,可以说留出了充足的表达时间。调价方案虽然是在听证会上才正式公布,但之前也透露得差不多了。尤其是,针对地铁公交成本不透明的质疑,听证之前还公布了运营成本审核报告,且明确说是第三方审核。 进行了这么多的事前铺垫,按理说沟通已经做得比较充分,不应该有很大的阻力和不同意见。但实际情况却是,任你摆事实讲道理,依然无法取得消费者认可。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笔者以为,“不透明”还是一个明显的缺陷。 不透明之一,虽然事先拿出了运营成本审核报告,且说明是第三方审核,可问题在于,谁知道你这个“第三方”是不是真正的第三方。 不透明之二,即便成本报告所列成本是事实,但却没有说明成本究竟有多少合理性。一大堆人领工资,成本当然就很高,问题是这一大堆人究竟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还是两三个人干一个人的活? 但“不透明”还只是表象,最大的问题,实际是现行听证会这个机制。 作为一种民主决策机制,听证会当然是个好东西,在涉及民生等重大事项上引入听证制度,也的确是进步。但关键问题是,如何用这个好东西却极有学问。说白了,目前的听证制度需要反思乃至反省,否则,好东西也不过是一个堵人嘴的摆设。 |
作者:徐冰 编辑:兰超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