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廊巷菜场有个卖大肠的老伯 人气特火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3月22日 17:47:17 星期五  来源:今日早报

    

 

 

     时代变迁,杭州很多老牌菜场见证着杭州人的“菜篮子”变化。不少菜场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拳头产品,让远远近近的居民慕名而来。本报将陆续走访杭州菜场,寻找这些民间“名牌”。

    第一个到的就是茅廊巷菜场。它建成于1927年,与龙翔桥菜场和凤山门菜场一样,曾是杭州规模最大的菜场。

    “在解放路茅廊巷农贸市场,有一家卤味店的大肠肉肥味美,更有吃货从城西大老远赶来买。”最近,一条微博勾起了吃货们的馋虫,也令卤味店的小店主陈伟强火了一把。

    有顾客从广州赶来

    “22年前,在严衙弄的露天自由市场,我弟弟每天端一个‘洋锅’,就在那里卖大肠。”陈水凤静静地坐在茅廊巷农贸市场“242号”卤味店的方凳上回忆。她告诉记者,这里的老板叫陈伟强,是她的弟弟。

    “大肠多少一斤?”虽然小店只有15平方米左右,但释放的香气却不容小觑,引得不少顾客驻足。“38元一斤。”陈水凤一边站起来招呼客人,一边解释说弟弟去富阳喝喜酒了,让记者第二天再来。

    第二天早上8点30分,记者早早地就到了“242号”摊位前。奇怪的是,门还没开,买猪大肠的人已有不少,歪歪斜斜地排着队。“我是丁桥赶来的,以前就住在附近,后来拆迁去了丁桥,一想吃大肠,就要回来买几十块钱回去吃。”排在队伍最前面的阿姨笑着说。

    8点40分,人群中一阵骚动——穿着白色厨师服、戴着白色鸭舌帽,手上还套着两个大红色袖套的陈伟强和他的老婆叶伯母终于出现了。大铁锅锅盖一开,大肠的香味就钻入鼻子,让人的口水忍不住分泌出来。来不及摆放其他卤味,陈伯伯就拿起大夹子开始帮顾客挑选大肠了,叶伯母则负责过秤,夫妻俩默契十足。

    “去年12月,有一个在广州定居的杭州人赶来买,说以前吃过我们做的大肠,最近他老婆又在微博上看到了我们的消息,就一定要他回杭州来买,他的丈母娘连来回机票都给他订好了。”陈伯伯告诉记者,记得那个顾客一口气买了270多元,“要不是因为他来得晚了,剩下的大肠不多,他说还要多买点。”叶伯母对这个顾客印象很深。

    排队的顾客们听到了,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吃了点大肠,机票钱都不够啊。”“那没办法啊,老婆和丈母娘要吃,那必须得来啊。”“我是闲林赶来的。”“我是半山来的。”……

    顾客们告诉记者,自己原来就住在附近,现在虽然搬走了,但是想到吃大肠,还是会赶回来买。“从城西、拱宸桥、南星桥、老余杭赶来买的也很多。”陈伟强说。

    “曾经有一个女顾客年近花甲,家里怕她‘三高’,不给她吃,结果她就以买菜为名,偷偷买一点大肠站在店门口,吃好了再回家。”他说完,逗得顾客们都笑出了声。

    不过,陈伟强告诉记者,每年这时候是生意最淡的时候,因为很多居民家里年货都还没吃完,而且,外来务工者返杭会带回大量的腌制品。“旺季在冬天,冬天人们食欲好。”

    谈到营业额,叶伯母谦虚地说并不高,“工作日一天差不多2000多元,周末是3000多元,其中大肠占了一大半。”

    除了大肠,1.5元两只的喜蛋和白烧肺头也是店里的招牌,还有一年四季都有的春饼,有豆沙馅和雪菜冬笋馅之分, 8元一斤。

作者:记者 章频 文并摄 编辑:陈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