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点可以饿死癌细胞?益生菌能帮你远离慢性病?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4月22日 15:29:09 星期二  来源:杭州日报

吃出来的健康,吃出来的病。吃,和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上周末,由浙江省营养学会、浙医二院营养科等主办的“百场营养健康科普宣讲”活动,在全省11个地市启动。活动针对学生和青少年、都市白领、老年人、减肥者等不同人群,安排了不同的讲课内容。

对时下流行的几个健康观点,我们在活动现场请教了营养学专家。

癌细胞可被饿死?

不靠谱

【说法】

坊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肿瘤病人营养不能太好,营养好了肿瘤也长得快”,甚至有的病人认为必须少吃点,饿死癌细胞。

【解读】

有没有“肿瘤饥饿疗法”?有,但并不是让病人挨饿。

1971年,哈佛大学Judah Folkman教授首次提出切断肿瘤血管,饿死癌细胞理论。他注意到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伴有大量新生血管的侵入,而新生血管在正常组织里并不多。没有血管的肿瘤,一个月连1毫米都长不到,有血管的肿瘤,三天就能长到原体积的16000倍。

如果能阻断新生血管的生成,切断机体对肿瘤的营养供应,就有可能将肿瘤细胞“饿死”。这就是所谓的癌症治疗的“抗血管生成”理论,通俗一点说,就是“饥饿肿瘤”理论。这一理论导致了新一代抗体和激酶抑制剂药物的产生,推进了对癌症发生机理的认识,并提高了癌症临床治疗的效果。

“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方法,现在还是蛮时髦的,很多靶向药物治疗都是这个理论,而且效果还不错。”省新华医院肿瘤科庞德湘主任说,但治疗上的“饥饿疗法”和让病人挨饿,完全不是一码子事。

浙江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委、浙医二院营养科主任张片红介绍,不论是手术前后,还是放化疗前后,都不能让病人挨饿。充足的营养支持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甚至能够增强化疗的敏感性,增强治疗效果。肿瘤病人要做到均衡营养,但不必大补以致营养过剩。

减肥要少吃,多吃就能增肥吗?

不一定

【说法】

时下,减肥已成流行话题。但有些人恰恰相反,总为胖不起来而烦恼。减肥嘛,管住嘴,迈开腿,那增肥是不是多吃点就行呢?

【解读】

张片红说,吃不胖有很多原因,包括疾病、肠胃功能、药物、心理以及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等。

如内分泌问题,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会导致营养无法吸收。在肠胃问题上,如胀气、肠胃吸收不好等也会导致营养无法吸收。如果偏好吃生食,可能会因为体内滋生寄生虫而导致快速消瘦。所以,如果总是胖不起来,首先要到医院查一查身体上有没有疾病。

有些人没有疾病,心情、作息等也都没问题,但怎么吃都胖不起来,为什么?可能是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这样的人,在饮食选择上要偏精细,如把荷包蛋换成水煮蛋,因为水煮蛋更容易吸收。总之,要把大的食物变小,小的变细,细的变成粉,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另外,可以到医院让医生开点消化酶,帮助消化吸收。

益生菌能帮你远离慢性病?

靠谱

【说法】

现在电视上有很多益生菌的广告,如“肠活动常年轻”等,据说吃点益生菌能排毒、减肥,还能远离慢性病。

【解读】

肠道微生态其实是人体微生态的一部分。肠道里有益生菌、中间菌和有害菌。

益生菌主要是指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张片红介绍,年龄越小肠道内的益生菌越多,等进入老年期,益生菌就会减少,腐败菌就会增多。

浙医二院营养科曾做过一项研究:77例慢性便秘患者、87例慢性腹泻患者,分别坚持服用益生菌。服用15天和30天,治疗率分别达到了61%、71.4%和67.8%、77%。也就是说,益生菌对治疗慢性便秘和腹泻有效,而且服用时间延长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大便在体内时间越长,有害物质就会吸收越多。”张片红说,益生菌对改善便秘、腹泻、降低胆固醇、改善血脂、抵抗肥胖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吃点益生菌可以帮你远离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

现在市面上益生菌产品很多,如酸奶、养乐多等。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是有生命活力的微生物,选择益生菌时要选“活”的,一些需要冲服的产品,水或牛奶不能太烫。

作者:记者 余敏 通讯员 方序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