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血浆饮料”,你会喝吗?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7月10日 08:49:34 星期四  来源:每日商报

商报讯 (记者 陈伊丽 实习生 罗丹暇) 上周,一则“辽宁本溪一咖啡店惊现‘血浆饮料’”的消息在网络上发布,惊呆了小伙伴们,对“吸血鬼”剧集并不感冒的网友们纷纷大呼“重口”“惊悚”。

从外包装看,这种饮料与医用血浆并无明显差别,甚至也可用输液管状的“吸管”进行饮用,但里面鲜红的液体其实是果汁饮料,虽然这并非真正的血浆,但看起来还是有些血腥恐怖。

其实,血浆饮料并不是唯——款引起强烈关注的“吸血鬼产品”,随着吸血鬼、丧尸题材剧集的热播,对年轻一代带来很大影响,这类产品不断出现。但其所暗示的血腥、暴力,也不免让人担心,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能量血”、“僵尸血”、“狼人血”,你要哪款?

据部分媒体近日的报道,除了辽宁本溪以外,苏州、南昌、西安等城市的市面上也开始销售这种“血浆饮料”,吸引不少好奇的年轻人前去“尝鲜”,还有人把自己喝血浆饮料的照片PS成吸血鬼的形象,发布到微博、微信上。

在网上也有人做起了血浆饮料的买卖。淘宝指数统计显示,自7月5日开始,“血浆饮料”的搜索量迅速上升,最近七天的搜索指数环比上升155.4%,最近三十天的搜索指数环比上升15.5%。

网上售卖的血浆饮料,单价大多在50元/袋左右,净含量在150ml至180ml,多都号称是“美国进口正品”。虽然收藏人数上千,但购买量并不算大,最高的成交记录也只有74笔。

据介绍,这些血浆饮料有蔓越莓、草莓、黑加仑、樱桃等果汁口味。此外,除了红色血浆以外,还有绿色的“僵尸血”、蓝色的“狼人血”等等,同样是某些口味的果汁饮料。

根据淘宝指数的统计,“血浆饮料”的搜索人群,以18-24岁的青少年最多,从买家留下的评价上看来,他们多是冲着“血浆饮料”的新鲜、刺激、好玩而去购买。

血浆饮料怎么样?

喝过的人说:塑料味大、颜色刷不掉

在店家对于“血浆饮料”的描述中,基本上都少不了“能量饮料”这个词,号称这是一款可以提神醒脑、补充能量的“功能型饮料”。

事实究竟是否如此?记者查看了一些血浆饮料的配料信息,其中包含果糖、天然香料、柠檬酸等成分,似乎和很多果汁饮料的配方没有太大差别。而也有食用者表示没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效果似乎并不能像宣称的那样持续4个小时,在喝完两个小时后就变得困倦而想睡觉了。而且会造成口渴,在1个小时后就必须要抱着水杯喝水了。”

而很多人更关心的,是这种饮料的安全问题。有买家在评论里留言,称喝完血浆饮料,舌头上厚厚的一层颜色,半天都刷不掉,怀疑饮料里“都是糖精和色素”,还有买家表示血浆饮料包装袋塑料味太大。有一家店铺,竟然还贴出“拒绝一切以价格贵、颜色不正、味道不好、包装有塑料味道给予的中差评,店主会追究到底!”的告示,颇有威胁之意,让人对血浆饮料的食品安全更加难以放心。

记者随机询问了两家血浆饮料的卖家,对于产品的基本信息,卖家却一问三不知。饮料的具体成分是什么?卖家说“只有厂家知道”;包装袋是医用包装还是食品级材料?对方答不上来;生产日期是什么时候?也没有给出明确回答。

这种可能存在有害物质、连销售者都搞不清性质的食品,你还敢买吗?

心理专家:

“吸血鬼产品”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为何血腥重口的“血浆饮料”在网络上会引发如此关注?血浆饮料的购买者大多为18至24岁的青少年,这批90后基本上都是吸血鬼、丧尸系列影视剧的粉丝。

“吸血鬼”是欧美文化的一个符号,“吸血鬼产品”在市场上的火热销售,正是欧美“吸血鬼文化”影响年轻一代的体现。他们具有猎奇的心理,内心希望得到刺激,不断地追求新鲜,追随着美剧中“吸血鬼”的步伐,以达到自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心理感受。

“血浆饮料”并不是唯一一款引发消费热潮的“吸血鬼产品”,随着吸血鬼题材影视剧的热播,吸血鬼周边产品不断在市场上出现。早在前几年,就有“眼球糖果(制作成逼真的眼球状的糖果)”“大脑冰块(形似一个迷你版的大脑)”“血浆胶囊(一咬就会爆出血浆状液体)”等令人毛骨悚然的食品,一度有人对其血腥重口程度提出质疑。很多家长也担心,这种血腥的饮料、食品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越刺激的东西越能吸引他们,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避免他们受到一些暴力、血腥的影视作品的影响。”有心理专家表示。

 

作者:记者 陈伊丽 实习生 罗丹暇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