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来的“婚”姻 求婚攻略指南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5年01月28日 09:18:35 星期三  来源:新浪时尚

    三、要娶我,就跪下来“求”我

    单膝跪地这一经典的求婚姿势绝不仅仅是请求,它还有着神圣的意义。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教徒们祈祷、起誓,甚至走进一座教堂或庙宇时,都需要单膝跪地以示虔诚与尊敬。求婚者采用这一姿势,不仅仅表示对求婚一事的重视,更寓意对对方的尊重及对此刻许下承诺的虔诚。在西方骑士文化中,立功的骑士都需要以单膝跪地的方式来接受君主的赏赐,以其为荣耀的象征。这也同样赋予了求婚经典姿势神圣的意义:如果对方接受,那便是求婚者最大的荣耀。

    统计数据表明,76% 的男人都愿意选择单膝跪地求婚。而对于女人来说,再没有比爱人以如此虔诚而庄重的姿态毫无保留地表达爱意更动人的事情了。这一姿势还有另一种意义颇受社会学家的认可——它意味着“投降”。投降在这里并非贬义,而是对求婚者诚心的肯定: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他愿意选择放下部分自我来与对方契合,而彼此对对方的让步,才是今后两人共同生活、共筑爱巢的基本保证。

    单膝跪地

    “单膝跪地的姿势对于求婚行为来说真是太合适不过了,若不采取这个姿势,怎能如此优雅地牵起她的手,为她套上钻戒;又怎能让灯光以最完美的角度照射在钻石上,为它镀上一层耀眼的光圈,以此来显示承诺的坚不可摧?”

    四、亚洲式“求婚”

    亚洲式“求婚”

    求婚虽起源于西方文化,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亲”就相当于此。封建社会,待字闺中的黄花大闺女要藏得严严实实,别说“自主” 挑选如意郎君,新人在婚前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一般孩子到婚嫁年龄,便由家中长辈出面拜托媒人打听对方生肖和生辰八字,若有不合断断不会考虑。

    倘若两方天时地利人和,男方家就要开始准备提亲了。

    提亲要选好日子,正月人们忙着放鞭炮驱赶传说中的妖怪“年”,农历七月有“鬼节”,均被认为不甚吉利,不可提亲。农历双数日因成双成对之意被视为吉日,更讲究的长辈喜爱选择带“六”或“八”的日子。提亲时的彩礼也极讲究,红枣、蜜糖一类的甜食表甜甜蜜蜜,圆形物体寓意婚后生活圆圆满满。水果首选苹果,以其“平安”之意讨彩头,最忌讳的是梨,春秋时期便有“二人不分梨(离)”的说法。最后,提亲路上更要放一路的爆竹,用来吓跑前来捣乱或觊觎新娘美貌的牛鬼蛇神。

    日本提亲风俗与中国相似

    日本提亲风俗与中国相似,不同的是男方直接前往女方家中向长辈提出成亲请求。最具特色的是他们的提亲礼品,包括象征男性生殖器的干墨鱼、象征女性生育能力强的海藻、代表双方白头偕老的长亚麻线,以及代表婚后财源滚滚的褶扇(又称和扇,于奈良时代由中国唐朝传入日本,是当时贵族身份的象征)。求婚方式最浪漫的当属印度赫马尔族的小伙子,他会带上一袋烟前往心爱的姑娘家中,姑娘的回答则以在烟上系不同颜色的丝带表示。红线是拒绝,白线是“我要思考一下”,绿线或蓝线则表示永结同心。

    比这些都要复杂的求婚方式,来自中国云南的景颇族。景颇族小伙会摘下一片栗树叶,包上树根、大蒜、辣椒、火柴丝送给意中人,叫作“传树叶情书”。栗树叶表示有知心话要说给姑娘听,树根表示思念和爱慕,大蒜表示愿与她结成良缘,辣椒表示自己忠贞炽热的爱,火柴丝则表示态度坚决。姑娘接到 “情书”后,如同意便将原物退回;如需考虑就加上奶浆草;如不同意则加上木炭以示反感,这样的联络来往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习俗甚至可以作为两人爱情的暗号:如遇父母反对,姑娘则以树叶包上含羞草、刺、火药等寄与小伙子;若男方私约女子逃婚,便以栗树叶包上蕨菜尖送与女方,女方同意便加上茅草送回。两人不发一言,却已定下终生大事。

    “提亲时的彩礼也极讲究,红枣、蜜糖一类的甜食表甜甜蜜蜜,圆形物体寓意婚后生活圆圆满满。水果首选苹果,以其“平安”之意讨彩头,最忌讳的是梨,春秋时期便有“二人不分梨(离)”的说法。”

作者: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