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国宣布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积极减少食品包装材料使用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8年10月26日 12:53:24 星期五  杭州网

近日,麦当劳中国在一年一度的“麦麦全席”上宣布Scale for Good“我们的一小步,世界的一大步”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从2018年底至2022年,麦当劳中国计划开设超过1,800家绿色餐厅,符合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发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评级”(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LEED”)中“室内设计与施工”(简称“ID+C”)类别的认证标准。此外,麦当劳中国承诺不断推进绿色包装:在2020年前,纸制食品包装将100%使用国际森林认证原纸,同时积极减少包装材料。从2018年11月起,北京部分麦当劳餐厅将试点推行减少吸管的方案。

 

麦当劳中国董事会主席张懿宸先生介绍Scale for Good可持续发展愿景

今年,麦当劳在全球宣布了Scale for Good可持续发展愿景及行动计划。麦当劳中国董事会主席张懿宸先生说:“麦当劳的成功,归功于它的规模。我们的一小步,世界的一大步。如果麦当劳作出好的改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可以为世界带来重大的影响。我们相信,麦当劳在中国加速发展的同时,需要肩负起更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不应该是个别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有全行业携手共进,才能推动真正的变革。”

承诺一:亚太最大规模LEED 批量认证,建造更多绿色餐厅

目前,中国是麦当劳全球第三大市场,平均每天新增至少一家餐厅。麦当劳中国承诺:从2018年年底至2022年始,开设超过1,800家绿色餐厅,占全部新餐厅95%以上。相关餐厅将符合LEED中“室内设计与施工”认证标准——从餐厅选址与设计、建材与施工、到能源管理,全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节能减排。这也是首次在中国开发及应用的LEED Volume批量认证,涉及门店数量为亚太区之首。

 

USGBC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马晗向麦当劳中国颁发LEED 行业先锋奖

 “麦当劳中国此次承诺为超过1800家新餐厅应用LEED认证,代表了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决心。”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和绿色事业认证公司(GBC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晗(Mahesh Ramanujam)说,“麦当劳中国为绿色餐厅创造了一个范本,不仅仅是餐厅设计,还包括日常营运——节能减排,并为顾客和员工创造更健康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对于现有的餐厅,麦当劳中国也一直持续改造并优化能源管理,包括使用LED节能灯具、更高效能的空调及厨房设备等。今天,麦当劳餐厅平均用电量较2013年减少30%,目标2022年较2018进一步降低11%。

承诺二:推进绿色包装——减少包装及塑料;纸制包装100%使用森林认证原纸

麦当劳中国宣布三项绿色包装行动计划,在确保顾客用餐体验的前提下,更负责任地使用包装,不断优化并减少包装材料。

行动一:积极减少包装材料使用。2015年,麦当劳中国相继取消麦辣鸡腿堡、麦香鱼以及板烧鸡腿堡的包装盒,改为单层包装纸,减少了相关产品包装近80%的用纸量。对于薯条盒、派盒、汉堡包装纸、餐巾纸、开心乐园餐纸盒等包装,麦当劳也优化裁切工艺和尺寸设计,令所需用纸量减少了约20%。

行动二:减少塑料。2018年11月1日开始,麦当劳中国将在北京10家餐厅分别试点测试“免吸管杯盖”和不主动提供吸管的方案,以鼓励消费者减少吸管使用。而早在2007年,麦当劳中国就率先提供纸制外卖袋,十年来累计减少超过20亿个塑料袋。此外,所有餐厅还更换了麦旋风塑料杯、调整了刀叉尺寸,以减少塑料的使用。

行动三:100%使用国际森林认证的原纸。2020年前,麦当劳中国使用的纸制食品包装,将100%来自于经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或森林认证认可计划(PEFC)认证的原纸,以支持可持续的森林管理。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表示:“今天宣布的绿色餐厅和绿色包装的行动计划,是我们过去举措的延续,也是新的开始。我们将通过麦当劳的规模和影响力,与顾客、供应商以及社会各界一起,不断把世界变得更美好!”


作者: 编辑:吴燕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