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话剧《活着》损失几百万
黄渤说玩得挺爽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7月19日 09:09:49 星期五  来源:都市快报

 

演话剧《活着》

损失几百万

黄渤说玩得挺爽

文 顾欣悦

“没想到我的长相能带给大家那么多欢乐。”

从电影里走到现实中,“官方身高”173cm的黄渤显然有些跌破预期——不论是他在电影里的夸张形象所带来的高分贝、饶舌音、挤眉弄眼,还是一个从业7年,身负23部片,累计票房30亿的影帝该有的“高度”,都没有让人见识到。

在今年上海壹戏剧大赏上,黄渤靠着话剧《活着》旗开得胜,让他拿到“年度最佳男主角”。像每一场新闻发布会一样,在拿到戏剧范畴里的第一个“最佳男主角”后,他被记者们层层围住,后排人推搡着想要从人缝里见识黄渤的真面目。无论是出言“调戏”他的身高长相,或是针锋相对他的高产高收入,他都乐呵呵有来有去地回答。

这个2009年中国台湾金马奖的影帝,说自己不断跨界戏剧与影视,玩得“都挺爽的”, 具体“是看怎么个爽法”。为了演话剧,黄渤耽误了许多赚钱机会。话剧《活着》的导演孟京辉也曾感慨:“黄渤真仗义,为了《活着》至少损失几百万。”大奖到手后,黄渤是实实在在地又爽到了一次。

“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前面每一个获奖者都有10年以上的舞台经验,而这只是我演的第二部戏。”虽然说得很谦卑,但听起来怎么都有点炫耀的意思。

有人问:“黄渤,2013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单上,你排名第34位,年收入达到2510万元,你自己有什么看法吗?”他狡黠一笑,鱼尾纹荡在眼角:“这谁统计的?少了吧?”大伙乐了,这种耍贫的方式,黄渤简直信手拈来。

眼下,黄渤正忙得不可开交,再次联系他时,他正在台湾工作,接着,他将投入到话剧《活着》新一轮紧张排练和演出中。《活着》究竟给不愁票房、不愁演技的黄渤带来了什么?他说:“有时演戏,到了一出戏的时候,觉得‘哎哟,这得铆一下’,但是这里没有,觉得淡的东西都特别好。”

7月30日, 话剧《活着》将在北京保利剧院拉开今年九城巡演的序幕,而后8月9日到11日,《活着》将来杭州连演三场,而孟京辉还要带着这出戏去德国、美国,眼看黄渤那损失的几百万,马上要成了一颗会收获的种子……

 

【入戏】

 

【入行】

屌丝演技派,斩尽高富帅

【入角色】

这个福贵,让余华看哭了

很多人以为《活着》是黄渤的首部话剧,其实在电影《疯狂的石头》大红大紫时,他曾经被投资方拉去主演过一部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的话剧《疯狂的疯狂》,黄渤所扮演的人物也乏善可陈。

此番再演话剧,黄渤已靠着草根角色走红。平时,黄渤总自嘲是屌丝,他的电影《101次求婚》更是打上“屌丝逆袭”的宣传语博人眼球。而“逆袭”之势实在不可挡,与黄渤在一起,帅哥都要多留心几番,演技派智取高富帅,往往是这位“屌丝”的成功必杀技。正如《101次求婚》里,他戏里温柔体贴,戏外幽默大方,林志玲都被逗得心花怒放,本是高富帅又在电影里出演高富帅的高以翔,则相形见绌——太淡。

在2009年台湾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凭《斗牛》获影帝封号的黄渤被主持人陶晶莹调侃长相——但长得草根又焉知非福?

孟京辉说,他曾在演员的取舍上摇摆不定,痛失两员大将,一位是刘烨,一位是张嘉译,眼看着他们陆续变成了“影帝”“视帝”。至于黄渤,他笑说:“唯独这个不好看的,我反而拿得稳又抓得紧。”

让很多观众爱上黄渤的,就是他那张风吹菊花皱满头的脸,一笑便是一脸的嬉皮笑脸,在演戏上,看似演得轻松,但是孟京辉说了真心话:“他太留神了,简直厚积薄发。”

2000年,导演管虎正在拍一部电视电影《上车走吧》,需要一个会说山东话、长得寒酸点的男演员。当时在组里演戏的高虎,觉得自己哥们黄渤虽然没学过表演,但天生就是当演员的料,跟管虎拍着胸脯保证:“我的发小黄渤,他没演过戏,但请你相信我,他一定行。”然后,高虎说服压根不想离开老家的黄渤一定来试试,还骗他说是主角。黄渤反问他:“我说是导演喝醉后决定的还是你喝醉后决定的?你们都敢,我有什么不敢的。”

起初黄渤演得挺费劲,一场戏,往往是高虎拽着黄渤的衣服演,以防他走出画面。拍摄时管虎经常急得想骂人,但每次都被高虎按住了,只能晚上收工回去骂高虎,“这人你哪儿找的!”黄渤说,之后自己拍了《斗牛》,跟一头牛演戏,才知道高虎那时有多不容易。

站到用演技硬碰硬的舞台上,孟京辉毫不吝惜地将溢美之词加诸这位新科“戏王”:“我被他的表演惊着了,我以前被一个演员惊着的次数屈指可数——濮存昕演的《哈姆雷特》,廖凡演的《半生缘》,陈建斌演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这一次,我本来以为,黄渤嘛,就是一哥们儿,好办!但他的表演,让我不停地问:‘这怎么回事?’!”

在孟京辉看来,黄渤的表演完全没有学院派的扭捏做作,和自己之前所理解的表演也完全不一样,“他自然、干净、有张力、不含糊,他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别人没有的,他自己脚底长出来的根根脉脉,他诠释的人物就像我手里的这杯鸡尾酒,有好几个层次,每一层都特别醇,加在一起,就让人晕了。”在排练过程中,孟京辉经常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停下在做的事情,“向黄渤老师学习”。

孟京辉的盛赞,让黄渤直呼“撑不住”:“别夸了别夸了,我的抵抗力也就只能到这儿了。”

新科戏王,诚惶诚恐上舞台

去年9月《活着》首演,而在首演前3个月,孟京辉的这部戏还在“酝酿期”,甚至已经开了新闻发布会,但戏仍没一个影子。导演不确定要展现什么样子的东西,演员更加不知道要怎么去演。

黄渤,尽管有影帝头衔,还有票房保证,但是站到台上,就是一个诚惶诚恐的“新人”。开演前半个月,他终于决定“罢演”,但是孟京辉的回绝更狠:“不好意思,票已经卖完了。”抱着厚厚的戏本子,站在舞台上的黄渤连焦虑都来不及了。

3个小时长的《活着》,去年排练时的版本有5个小时,黄渤这个主角戏份多,台词长得令他这个影帝手足无措。“我自己都觉得,说得气儿都不够用了。我说:‘导演,这不是开玩笑吧,这些东西不是都要背下来吧?’导演说:‘咱们先这么排着吧,这些再说吧’。”戏临近开演,黄渤仍然在与台词战斗,“人家的戏都排完了,我还在那儿背台词,我总不能拿着台本上台吧,没办法了。”

的确是赶鸭子上架,黄渤不相信谁能把余华砖头那么厚的《活着》给背下来,偏偏自己做到了,“几乎把整本小说背下来了”。

选角历时半年之久,才找来黄渤这个宝。孟京辉说,自己在看到电影《高兴》的海报时,被黄渤的神情打动,觉得他的脸上有很多不同的东西,才决定选用黄渤出演福贵一角。

“坦白说,刚开始和黄渤合作,我并没有意识到他是个宝。只觉得他是个特别出色的演员,特别会演戏,但是后来和他开始合作了,就意识到他是个‘艺术家’,这不是骂人时说的‘艺术家’。”

如今的黄渤,似乎打破了电影版《活着》里葛优不可代替的神话。孟京辉说:“我敢说,现在的演员中你找不到谁比黄渤更适合演‘福贵’!”因为黄渤不仅有一张很“福贵”化的脸,有天生的幽默感,他的个人经历几乎是现代版的“福贵”:夜总会歌手,霹雳舞教师,先赚后赔的钢材商人,28岁回去上大学,做配音演员,又从民工开始演起,一直到后来的金马影帝,再到直逼一线影星的“30亿先生”。“他来演福贵,太合适了!”

更合适的是,黄渤的福贵演出了自我,其中有一段舞蹈,便是他用自己的体会,现场自编自跳的。“导演希望有一段舞蹈,不用那么讲究,就用了那么一段形体表现吧。”但孟京辉加了一句,他的这番“形体表现”已可用百老汇专业词汇来表达,叫做“movement”(身体律动)。不过3个月排练,一个影帝自我修炼成了“戏王”。

在话剧《活着》里,黄渤化身“福贵”。

排戏前,《活着》的创作人员专门到杭州来找了个舒服的地方,坐一块正儿八经地开了个创作会。本想是聊聊创作方向,结果聊着聊着却喝上了酒,侃起了大家各自的人生经历,孟京辉本就是天马行空的个性,黄渤暗暗地自有盘算,他笑说:“当然我也是有意识地给孟导抖一抖自己的包袱,让他心里有个底,知道这演员其实也没有那么单薄。”

十几岁在歌厅唱歌,黄渤能算是青岛本地歌舞厅出场费最高的响当当的头牌,无奈歌舞厅驻唱达不到他想红的预期,“唱歌不行我演戏,考不上演戏我考配音。”抱着打擦边球得分的韧劲,他一心在演艺圈闯荡,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直到2000年,他遇到了管虎,在电视电影《上车走吧》里饰演一名刚来北京的农村青年。从此,民工、笨贼、痞子、村夫之类的底层小人物形象就和他形影不离。

入行10年,捧起金马影帝奖杯的黄渤在获奖感言中自嘲说:“记得刚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有的同学就说:黄渤也考上电影学院了,现在的招生标准太松了吧?”

在《活着》里饰演“家珍”的袁泉说,“福贵”这个角色的生命,就完全生长在黄渤的身上。“我在戏里完全相信黄渤饰演的福贵,他在戏剧形式中给人物本身带来了太多鲜活的东西,跟书里不同。黄渤给整个戏都带来一些鲜活的、不一样的东西。他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所有的水分。他的身上有一种把苦难转变为昂扬向上的能力。这个戏够苦了,如果再找个扎扎实实去体验苦难的演员,观众就该崩溃了。”

演福贵,黄渤作了一个比喻,“就跟柿子一样:早了还没熟难免带有涩味,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对人生的理解都没到那个程度;而晚了的话又都要熟烂了,那么这3个小时的体力活就未必能扛得住。”他自己的积累,孟京辉给的时机,成就了福贵,“现在是恰当的时机做一件恰当的事。”

观众说:“无论你放了多少沉甸甸的期待,黄渤依然远远超过了你的预期。”而《活着》的作者余华热泪盈眶:“黄渤我真要谢谢你!20年前我写《活着》时,就一直认为福贵是一个充满乐观精神的人,所以他才能一直挺下来。你把福贵身上最重要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不认为还有比现在这样不化妆便从年轻演到年老更好的方式,这个福贵正是我所期待的。”

 

作者:顾欣悦 编辑:林亦舒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