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过很多经典纪录片的迈克尔·伍德正在拍摄杭州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11月07日 12:40:46 星期四 来源:都市快报 |
迈克尔·伍德(中)和他的团队在拍杭州的大运河 特约摄影 李玉 “杭州这座城市发展得特别快,如今已经十分现代化了。但意外的是,那些古老的东西保持得还是那么好,十几年前我在西湖边所看到的那些历史遗迹,依然还在那里,而且被更好地展现给世人了,太难得了。”英国纪录片制片人迈克尔·伍德 已到中午11点多,方回春堂里的医师和工作人员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打饭,来药房看病取药的人也少了不少。大堂的一角,在还没正式入镜前,英国人迈克尔·伍德独自来到门外,拿着一张手写的演讲稿似的纸在背台词。偶尔还会掏出自己“古董”级的黑白屏翻盖手机看下时间或短信,不慌不忙、胸有成竹的样子。 三个外国人正在杭州拍一段“中国故事”,昨天这事就发生在河坊街上的中药馆方回春堂里。 这个扛着简单摄影器材的摄制组,低调地站在取药窗口前的空地上调试机器,不想因为自己而影响到人群通行。镶嵌有上百个药盒子的墙壁、正在等待配药的人群、天井旁边老底子留下来的瓦片屋顶……这些都是他们必须要收录到镜头里的东西。 主持兼编剧迈克尔·伍德,导演兼摄像杰里米和录音师米克,这三个英国人并没有告诉在场的任何一个人,他们正在拍摄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从前几天开始,他们在杭州的西湖、大运河、方回春堂进行了为期3天的取景。 这部纪录片预计拍摄6集,从夏商周到明清,追溯中国历史古文明的气息。拍过知名纪录片的伍德把第一站定在了江南,而杭州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站。这部预计将耗时两年制作的纪录片,完成后将会在BBC(英国广播公司)放映。 为什么来中国拍纪录片? 英国朋友对于中国历史的强烈好奇心 BBC在2008年播出的6集电视纪录片《印度的故事》,被公认是“BBC经典纪录片”之一。编剧及主持人伍德也成了业界响当当的人物。令他意外的是,《印度的故事》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誉及认可,但却有更多人在同时间建议他,“你更应该去拍中国。” 为什么?伍德笑了下说:“因为大家对中国的兴趣比印度大,尤其是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大家都很好奇中国的历史和真实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我个人也很好奇,所以觉得当时大家给我的建议,很正确。” 当时正值北京主办奥运会。伍德没有直接跟BBC谈想要拍摄“中国故事”的想法,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和思考,写出了一份40多页纸的拍摄提案,并开始着手多方意见探讨,做最谨慎、最充分的前期准备。这期间,本身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的伍德还咨询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翻遍了《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有关于中国的故事,读了许多杜牧、张岱等中国诗人的诗词。 这一准备,就准备了快6年。直到今年10月初,伍德二度踏上中国土地进行正式开拍前的踩点工作,10月30日才真正开机。
为什么选中杭州这站? 这里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人文还有中药馆 伍德可以用英语或法语跟方回春堂的工作人员聊天,但面对眼前这一群用杭州话挂号、问诊、取药的本地人,善于捕捉事物细节的伍德也只能摇头叹息,转身寻求翻译李玉的帮助。 据李玉介绍,伍德并不是第一次来杭州,“他第一次来是在1989年,因为拍摄另一部纪录片,在西湖周围短暂驻留过。但是那次行程很紧,他并没在杭州待多长时间。”这次伍德将杭州作为拍摄的江南重地,一则他来过杭州,二则他通过《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元朝时期的杭州,已经对这里有了更多了解。 说起这本书,李玉笑着说这可是伍德会随身携带的“宝物”——他会先从中摘抄原文对一个地方的记载,然后再通过现在的视角,对这个地方进行新一轮的审视和记录。 伍德主动聊起自己从书上知道的杭州,“马可波罗当时记载了元朝时期杭州有多少层高的楼,还讲到杭州那时有100多万人口……你要知道,这个数量可是普通欧洲城市的10倍。包括杭州当时怎么管理人口、当时的消防系统,以及杭州天然的各类自然风光,对我而言都很有意义。” 在方回春堂里,当归、阿胶、灵芝、何首乌等都是很普通的药材。伍德虽然不了解眼前这些药材的功效,但却说自己很熟悉中药的味道,“离我伦敦的家不远,就有一家中药馆。我的妻子和女儿都曾买过中药,她们会在厨房里熬药,那个味道让我印象很深。”因为杭州有不少知名的百年国药馆,这也是让对中药感兴趣的伍德选择来杭州拍摄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杭州拍了些什么? 断桥边坐着电动三轮车的大伯入了镜头 跟很多国外纪录片拍摄团队会提前准备好剧本方案的模式不同,伍德总会在开拍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创意、视角以及台词对白,以至于他自己都开玩笑说:“我的搭档总埋怨我为什么一边拍一边改,但他们还是会跟我一起拍我想要的东西。” 昨天伍德和摄像师在方回春堂讨论完应该怎么拍摄之后,突然发现门口来了一位坐着电动三轮车的大伯,他立刻过去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打招呼:“你好!How are you(最近怎么样)?”原来两天之前,伍德和他的小团队在断桥边拍摄杭州市民跳交谊舞时,就和这位腿脚不便、不能行走的陈大伯打过照面。 昨天陈大伯一边大呼“有缘分”,一边感叹伍德有心:“他竟然还认得出我。那天他在断桥边的时候,主动过来和我拉家常,还关心我的病是怎么回事,最后还拍摄了一段我的镜头,特别友善。”
对杭州的感受? 杭州任凭怎样发展也不会丢掉文化那一面的 伍德经常被女儿们嘲笑为“恐龙”,年过六十的他到现在还在用着一款老式手机。一到中国,伍德发现,“全世界都在用iPhone”。相比这种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杭州的古朴气质还是让他惊讶。此前伍德到方回春堂来踩点,发现这里竟然还保留着古代捣药的石钵,这让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还假装捣药,叫人给他拍照。 时隔十几年再次回到杭州,伍德的感觉是既陌生又熟悉:“杭州这座城市发展得特别快,如今已经十分现代化了。但意外的是,那些古老的东西保持得还是那么好,十几年前我在西湖边所看到的那些历史遗迹,依然还在那里,而且被更好地展现给世人了,太难得了。” 今天,迈克尔·伍德就会带着自己的团队离开杭州奔赴下一个拍摄地苏州。伍德说他喜欢旅行,喜欢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人的生活。他讲了个亲身经历,他曾在英国一个牧场发现了一位用“丹麦语”点绵羊数量的羊倌,“当时我很吃惊,因为他们这个族群从丹麦来到英国已经一千年。按说他们早就应该习惯说英语了,但他却在点羊数的时候下意识地用到了丹麦语。这种世代相传的血统特质让我非常着迷,那一刻我瞬间觉得自己离那段历史很近,仿佛触手可摸。” 回想起自己这次重回杭州拍摄“中国故事”的感受,伍德则说很庆幸能看到杭州如此优秀地保护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我觉得杭州的文化就像罗马文化一样,是经久不衰,任凭怎样发展也不会丢掉文化那一面的。这让我很欣慰。” 迈克尔·伍德是谁? 一个拍过80部纪录片的 英国制片人 迈克尔·伍德,1948年生于英国,毕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他制作并主持了超过80部电视纪录片,并有多部讲述英国历史的专著,在英美等地深受欢迎。 他参与制作过的电视纪录片有《历史铁道大旅行》《追寻文明的起源》《亚历山大东征传奇》《神话与英雄大观》《印度的故事》等,还著有历史著作《追寻中世纪》《追寻英国》《追寻莎士比亚》等。
|
作者:记者 杜青宝 董小易 编辑:兰超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