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年轻,越喜欢“绿”
Fashion.hangzhou.com.cn  2022年05月12日 10:51:56 星期四  城报

在消费观念上,95后和00后是“绿色消费意识”最强的群体。他们关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宏大命题,为纪录片里无家可归的北极熊而落泪,也会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消费中。

65.7%的年轻人认为,“环保”其实并不难,比如每次点外卖时,勾选“不需要餐具”这一选项,使用自己的餐具;喝奶茶时,用可降解纸吸管、点咖啡时用“自带杯”;出门尽可能坐地铁或骑共享单车,便宜还不会堵车。

此外,一些物品还可以二次利用:该扔掉的毛巾可以留下来再擦一次地、玻璃酒瓶洗干净用来插花很好看、大可乐瓶是储存粮食的绝佳容器……事实上很多垃圾的产生是不必要的,因为“它们不是没用的废物,而是还没被合理安置的物品”。

“抠”——年轻人新消费趋势

精打细算、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看清内心需求,追求生活品质

点外卖时精挑细选、勾选小份菜;双十一之前列表单、做数学题似的计算性价比;买化妆品就寻找平替和小样;晚上8点冲到面包店买打折的临期面包……当代年轻人,似乎正在变得“抠门”。

工作变动、情感变化、持续的疫情……当代青年,是生活在不确定性中的一代人,他们的消费观念与决策发生变化,也是受种种不确定的影响。在不确定的生活中,当代青年的消费观正在回归保守吗?在消费中,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年轻消费者更趋向理性实用

超7成人在意商品质量

尽管社交网络上有许多对年轻人“抠门”的调侃,但从消费调研来看:年轻人并不是真的抠门,而是因为趋向理性实用消费,不再把钱“浪费”在不实用的元素上。

回答“在下单时,你通常会更在意商品或服务的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时,超7成受访者选择了“质量”,这一选项在除00后外的各个年龄段中位列第一。00后中,“自己需要”的得票率略胜一筹,排在首位。

年轻消费者确实比前辈更在意“价格”,但它在一众要素中只能排在第三。对于大家来说,如果商品质量不好或者自己并不需要,那便宜也没有吸引力。而商品的流行度、明星网红效应等在年轻人的心中逐渐失效,荣登00后最不在意的下单要素。

消费中最不能忍受浪费 7成人吃饭希望尽量不剩菜

在需求量上,年轻人越来越不能忍受浪费,基本致力于“买得刚刚好”,很多人还会与人拼单购买商品(49%)和购买小样(38.4%),避免买多。

在日常吃饭的场景中,点餐时,7成人都倾向于点分量适合自己的菜,尽量不剩菜。美团外卖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美团外卖“小份菜”的订单量逐月增加,今年2月和3月,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95%和127%(“小份菜”是指电商倡导外卖商家提供的小分量选项,为“一人食”“商务餐”的年轻人提供便捷)。这其中,“黄焖鸡小份+米饭”凭借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成为最受欢迎的小份菜top1。意式肉酱面、超级至尊比萨、酸菜鱼等也受人欢迎。

如何寻找“最优商品”?

超6成受访者在购物前做攻略

如今年轻人盛行的4种主流消费人格(选择该类型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有人身兼多种人格),依次是:理性分析师”(56.6%)、实用践行者(53.1%)、完美主义派(34.8%)和零浪费达人(33.0%)。

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年轻消费者的理性实用主义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年轻人在消费前通过种种手段,寻找自己需要的“最优商品”。调研数据显示,超6成受访者会在购物之前做攻略,5成会主动寻求商品优惠券,他们会从品质和价格两处着手,在消费中寻求最佳性价比。另一方面,年轻人也尽量不买多、不买错,合理处置“多余”,实现“零浪费”。

年轻人的新消费观 65.4%的人认为消费应量力而行

如今年轻人的消费走向“理性实用主义”:精打细算、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65.4%的人认为消费应该“量入为出,量力而行”;47.8%的人认为消费应该是“需要多少买多少”;41.0%的人认为“品牌不重要,主要看性价比”。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这种消费观念——眼下正处于物质丰盈的时代,“在一个匮乏的时代,人们专注于吸收。而在过剩的时代,问题是如何排斥和拒绝”。因此,在当下的消费中,重要的不是如何获取某样物品,而是如何从眼花缭乱的选项中筛选出合适的物品。

作者: 编辑:张泓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