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做阅读理解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7月29日 16:26:59 星期二 来源:城报 |
一些喜欢阅读理解、过度揣测、深度思考、重度装腔的人,他们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分析着他们认为的事实,我们却被他“掉的书袋”闪瞎了眼,浑然不知他们说的确切与否。
用我的脑洞亮瞎你
我们对于脑洞大开者总是抱有好感,同样我们也喜欢装作自己领悟得很彻底。这些,都是我们喜欢揣测、喜欢思考、爱装深沉的原因,也是我们从一个“蓝色窗帘”就看出忧郁内敛的根本动力。有时候,当我们装作很懂很有道理的样子,别人不会觉得你想太多,而是觉得你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但更多的时候,脑洞开得太大,也容易让人觉得无中生有、想入非非。一些让人似懂非懂的电影情节,的确给我们足够的想象空间,但也留足这些人充分的瞎掰空间。 陆晓逊说,是什么让人从沉闷生活中脱离出来? 才华,趣味,嗜好,文化,以及钱。我们喜欢拥有这些的人,这并没有错。但有错的是,有人以为有才华的第一表现就是思维有深度,有深度的体现就是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就是可以乱想,这就错了。 一些喜欢阅读理解、过度揣测、深度思考、重度装腔的人,他们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分析着他们认为的事实,我们被他“掉的书袋”闪瞎了眼,浑然不知他们说的确切与否。哪怕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也有点像看皇帝穿新装的旁观者。而至于他们的这些过度揣测、阅读理解到底是想得深入深刻还是想得实在太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韩寒电影《后会无期》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篇声称让人“脑洞大开”的影评,这份影评对其中每一个桥段都做了深刻的联想,比如,周沫在片场被枪决,说是爱与梦破碎在一声枪响里;浩汉在大雨中狼狈不堪地捡钱,电话响起,一个同样狼狈不堪的声音,意指我们多少人这样,俯身向前,成了可怜狼狈的求生者。 有人说,这影评的感觉好像高中做阅读理解。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因为作者心情忧郁。其实作者心里想:窗帘本来就是蓝色。 不只对于电影,我们对于人生总是做过多的理解。有时,这是追求深刻,有时,只是我们想太多了。 冯小刚曾让大伙嘴下留情,不要过度解读《一九四二》,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有时候对一个东西的过度解读,对中国电影危害特别大……我永远都是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它没那么大作用。”就像《让子弹飞》上映时,姜文说确实有隐喻,但绝对没有后来人们说的那么多。
哪来那么多隐喻
有个段子称:鲁迅:“晚安!” 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 这种凡事都要做一番阅读理解,脑路十八弯的思考方式,有时候真是我们想太多了。韩寒就曾表态,有时候他写出来的书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于是就去看豆瓣,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深意。 李安希望不要过度解读《少年派》;陆川希望不要过度解读《王的盛宴》;冯小刚也让大伙嘴下留情,不要过度解读《一九四二》,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有时候对一个东西的过度解读,对中国电影危害特别大……我永远都是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它没那么大作用。”就像《让子弹飞》上映时,姜文说确实有隐喻,但绝对没有后来人们说的那么多。 曾经有人说,一些文艺作品和它的评论本身其实可以没有太大关系。 其实生活中的道理也是如此,有时别人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只是一个无心之举,却被你想成他有多少目的多少企图,不免有些冤枉人。如果我们解读太多,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明我们自己是敏感的人,不能说明对方想要表达的就是我们所想的。 对于韩寒电影的理解,对于一首歌的理解,对于客户一句话的理解,对于爱人一条微博的理解,对于领导一句话的理解……我们总是像刑侦者一样,找寻文字、图像、话语背后暗含的蛛丝马迹,凡事都爱做阅读理解,揣测深意、猜想秘密,乐此不疲。
对生活做一场阅读理解
读书时,语文试题总是搬出一大段文章,根据文中一句话或某个细节抛出问题,深究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每一个字背后的深意。这种问题总是让万千考生抓耳挠腮:谁知道作者这么用究竟是怎么想的。总以为高考结束就意味着和“阅读理解”say goodbye,但是却掉入另一个全民都爱做“阅读理解”的社会大熔炉里。 电影用了个长焦镜头,我们就猜导演用这样的方式是表达内心又温情又澎湃的情感;歌里唱了句“你还好吗”,我们就猜创作者遇到了痛恨但又割舍不下的劈腿前任;客户说一句话“我再考虑考虑”,我们就猜是需要让步就能促成合作而不是没兴趣的委婉说法;暗恋的Ta发了一条“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就猜一定有人不认可Ta的努力和奋斗;领导似笑非笑地说了句:小杨,好好干。我们就猜估计哪里得罪领导了。我们总是像刑侦者一样,找寻文字、图像、话语背后暗含的蛛丝马迹,揣测深意、猜想秘密,乐此不疲。好像一定要从表面的事物里读出些什么,才是真正的低调奢华“有内涵”。 |
作者:城报记者 蔡慕诗 编辑:李丹丹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