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卖萌”引发的商业话题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06月07日 09:14:07 星期五 来源:每日商报 |
借网友之力,在社交网络上走红 除了新标签之外,可口可乐公司还推出“专属定制”活动。“氧气美女徐蕴芸”、“有为青年林俊杰”、“文艺青年苏静”等都在此之列,让各位名人惊奇之余,更是纷纷拍照发布微博。 这个专属定制活动不单针对名人,普通人也纷纷发帖炫耀自己的“定制可乐瓶”,突显出年轻人对于个性化、专属化产品的“爱慕”。 不过,可口可乐公司推出“定制”和奢侈品的定制完全是两个概念,它只是借“定制”笼络社交网络上的红人,并藉此迅速推升新包装的人气。乐于分享好玩的、有趣的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甚至中年人的一种习惯。在“炫耀”的同时,自己也已经成为一个放射点,或曰信息链条中的一环,将营销信息传递给周围的人,在社交群体中不知不觉就完成“社交化营销”。 一味卖产品给客人 or生产客人喜欢的产品? 在推出“快乐昵称瓶”前,可口可乐曾做过一系列消费者行为分析,结果显示,年轻人更喜欢运用流行通俗的“昵称”彼此相称,以示亲密友好,而这也是这批瓶子的创意原动力。 在今年初的某次商业峰会上,eFuture富基融通董事长曾提出过一个问题:消费者的需求发生重大转变,有个性化的消费主张,要怎样去拥抱这群消费者? 他举了一个小例子:有个品牌设计师曾设计了一件衣服,自认为很漂亮,但是却卖不动。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很多消费者反映这件衣服的袖子不符合他们的口味。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快消品公司开始为客人定制商品。比如小米手机在推出前,就曾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目标客户探讨,该去掉或留下什么功能,要如何进行模块的组合。又比如IBM提出了“首席执行客户”概念,公司认为,未来的商业市场上很可能不会再有目标客户群,应该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每一个人都应该获得特别的服务。而这次可口可乐的包装“卖萌”,也是另一种尝试。 |
作者:何斌 编辑:吴燕 |
上一篇: 当心鲜亮的粽叶!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