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吃货凶猛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4月25日 14:55:04 星期五  来源:城报

西方人常常对中国的“吃法”拍手称奇:中国人不仅吃下水,更有人嗜食鸡屁股、猪大肠。那运行粪便的肛肠,自有技巧教你搓洗,肠壁内堆积的脂肪,经辣椒红油爆炒,别具风味。

千年炼成“重口味”中国人

人生一张嘴,除了说话就是吃了,“民以食为天”说得太有道理。中国人是一个把“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当成是人生最重要的三大难题的民族,从爷爷到孙子,从没变过。

在爷爷的世界里,总喜欢吹嘘吃过的奇珍海味来展示自己的见多识广,而在孙子们的社交媒体里,最乐意传播又体现自我美好情趣的一定也是各路美食。不止三句话离不开“吃”,哪怕看《动物世界》里的野生动物,也会不由自主地惦记起鳄鱼肉和大象肉会不会别具风味。

“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可别把这八个字当成陈词滥调,这对培养我们祖先的“嗜吃”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了适宜各种动植物生活生长的气候和环境是硬件,我们的祖先们还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当然光有材料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人一直以“好吃不懒做”为豪,也拥有“味觉敏锐”的天性,其实这是被饥饿逼出来的。我们的先民为饥饿所迫,不得不转入粟食,要一口饭就一口菜吃,而“菜”的功用决定了它要追求“味”的突出,因而成为非常重视“味”的契机,也养成了爱钻研味道的刁钻性格。

西方人常常对中国的“吃法”拍手称奇:美国市场上买不到动物下水,中国人不仅吃下水,更有人嗜食鸡屁股、猪大肠。那运行粪便的肛肠,自有技巧教你搓洗,肠壁内堆积的脂肪,经辣椒红油爆炒,别具风味。最后,人家只好问弱弱问一句:你们这是怎么啦?还有什么是中国人不吃的吗?

早有人一语道破天机:《舌尖》就是舌尖上的“咸片”,而且是不论男女老少都能作为谈资的“咸片”。这种源于动物性,又综合人类经验智慧发展而成的“集大成趣味”,除了性,便只有美食能够担当。

《舌尖》就是一部男女老少都能看的“咸片”

不出所料,《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又一次激活了中国人的味蕾,因为《舌2》,我们的周五有了比“爸爸去哪儿”“谁是歌手”更关乎自身的期待。在“记性差、忘性大”的时代,时隔两年,人们依旧能为一部纪录片念念不忘,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回响”,实在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行云流水的画面、浓墨重彩的特写、不徐不疾的旁白,你有一千个爱它的理由,可这难道不是一部优质纪录片应有的品质与水准吗?何至于火足两年,还余温炽热?

《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可能已经超越了一部纪录片的成功,也并不仅仅跟影视技术和艺术有关。如果不是以“美食”为主题,如果不是舌尖的勾引,它可能早就被遗忘到了角落。

换句话说,当你看着美食的时候,你的投入程度、你眼球的运动、你忘乎所以留下的哈喇子,那蠢蠢欲动的状态听起来好像是在说一种让人不好意思的动作电影。不用害臊,早有人一语道破天机:《舌尖》就是舌尖上的“咸片”,而且是不论男女老少都能作为谈资的“咸片”。这种源于动物性,又综合人类经验智慧发展而成的“集大成趣味”,除了性,便只有美食能够担当。

而中国人更是以好吃、会吃而闻名,连人人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里所介绍的各种菜肴的烹饪方法、吃法和品相就够格做一套“舌尖上的名著”。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吃了一道叫“茄鲞”的菜,却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是用茄子做成的:“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它实际上是如此炼成的:把茄子去掉了茄皮,只留净肉,切成碎钉,用鸡油炸了,再与鸡脯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一起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

这种穷极技艺琢磨食材的耐心与创造力的国度,如何不成为吃货的天堂?

“货”字本身虽然把人矮化了——蠢货、二货都不是什么好货,偏偏爱吃的人喜欢拿“货”字相称。“吃货”们用自身的努力使其雅化,也成了美食家乐意自居的谦辞。

一个“吃货”的养成

到底什么算是吃货呢?歌手柳为创作的口水歌《吃货》里是这样讲的——“晚上睡不着就数水饺,传说是你绝杀失眠症的法宝,邂逅美食就瞬间激活,小蹄儿挥得比博尔特辽阔。”其中形象地描绘了大部分吃货的生活现状:美食是他们的生理需求,更是精神追求,吃是他们实在不造作的奔头,也是他们自我疗伤的避风港。

现代人拥有精美的厨房,却可能一年不开几次“灶火”;远离庖厨,却拥有整套德国原装刀具。“吃”对更多人来说是一种自我形象的象征,一个不爱食物的人一定是无趣和没有希望的。有人可以为一碗小馄饨开宝马从城西奔到城东,就有人坐火车去贵州花溪为吃一碗濒临失传的正宗牛肉粉;有人把吃各地特色食物作为漫长旅途的唯一动力,就有人以吃遍《米其林红色指南》的餐厅为人生最高目标。

“货”字本身虽然把人矮化了——蠢货、二货都不是什么好货,偏偏爱吃的人喜欢拿“货”字相称。“吃货”们用自身的努力使其雅化,也成了美食家乐意自居的谦辞。而真正的以“美食为生”的人可不是那些精巧纤细的样子菜能打发的。

在《舌2》中,西藏林芝为了读大学的弟弟而冒险去爬高树取蜂蜜的兄弟情、养蜂人夫妻几十年相伴赶蜂的爱情、为女儿学会捕捞跳跳鱼的父女情、留守儿童和回家半个月父母之间的亲情……都不约而同地把食物作为他们表达情感的纽带。没有矫情的表达、没有奢华的礼物,当最后的镜头落在劳作的人们和他们手上沉甸甸食物的时候,透出实实在在对食物的尊重和诚意,可能正是城里的“吃货”们在食物的另一头需要细细品味的。

 

作者:陈悦 编辑:李丹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