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不香 吃生姜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6月18日 07:52:46 星期三  来源:都市快报

夏至养生在于健脾开胃

夏至前后人们身体最明显的不适是胃口不好。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很容易发生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疾病。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上火。冷食瓜果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的食物宜少吃。

夏天,人们喜欢吃冷的东西,陈意教授建议大家冰箱里的东西,拿出后放一放再吃。门诊中经常遇到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孩子,吃了冰的东西后剧烈腹痛,严重的还有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和全身冷战等症状。

这种痉挛性腹痛是吃了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引起的。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生理功能失调。预防的方法很简单,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不要急着吃,放一会儿再吃,而且一次不要吃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胃口不好,尝酸苦、吃生姜

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多吃一些粥、汤之类带有水分的食物。如早、晚餐喝粥,午餐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一种食材——生姜。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

夏至除了饮食清淡,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有些苦味食物性质偏寒凉,比如百合,虽然能清热泻火,但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长期食用。”陈意教授说。

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苦味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可以解热除湿、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清心除烦,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适合夏季人体所需。例如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黄瓜、鸡毛菜等。

天热出汗多,还可多吃点醋,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菌能力,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天热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益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煮粥时加些荷叶,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试试四道开胃、降暑、养心粥

夏天脾胃不开,暑湿又重,陈意教授推荐四道适合夏天吃的粥,让大家开胃、降暑又养心——

夏至养生还要养心

荷叶粥

“除了胃口不好,夏季人们感觉最不舒服的还有心烦气躁。”陈意教授说。

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

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从西医的理论来说,夏季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所以,夏季人们会出现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等症状。

夏至养心,要让自己的心神尽量安静,比如可以想象下雪的景象,听些舒缓的轻音乐。

夏季养心,还要适当出点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的过程其实就是身体里的阳气蒸腾阴液,让阴液通过毛孔到达机体表面的一个过程。适当出汗是身体阳气顺畅、津液充足的一个表现。在夏天,可以多做些有氧运动。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孵’在空调房里,不动不出汗。”陈意教授说,不出汗的坏处会导致心气不顺畅,身体阴阳失衡;另外,夏季潮湿闷热,人体湿气较重,不出汗则无法将湿气排出体外,也会埋下很多健康隐患。

但夏季也不能出过多的汗,出汗太多会伤心阴,耗心阳。建议在清晨或者傍晚天气较凉爽的时候做半个小时以内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

功效: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做法:大米100克,白糖20克,鲜荷叶半张。把砂锅放在大火上,加水烧沸后将大米下锅,煮沸后放入白糖,用荷叶盖好锅口,上面再盖上锅盖,用慢火煮成粥。揭开锅,取下荷叶,把粥晾凉。

功效:滋阴补虚,健脾开胃止泻。

做法:薏苡仁50克,莲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将薏苡仁、莲子和百合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烂,再与大米一同煮粥,加入白糖调味食用。

作者:记者 王真 通讯员 于伟 编辑:李丹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