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过,咖啡馆有一本“隐藏菜单”?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9月23日 07:32:01 星期二  来源:每日商报

    体验分析

    “隐藏菜单”,不仅仅只是个传说

    隐藏菜单在国外已经不等同于不明飞行物或是神秘现象了,它们被越来越多的顾客熟知,并且常出现在连锁餐厅。

    国外很多美食博客作家,常常会分享推荐一些非官方的饮料,咖啡师们则会通过员工和客户口碑相传的饮料,想出新奇的口味,甚至一些连锁店会通过官方途径发布一部分隐藏菜单。

    国外一家名为Panera的面包店也有类似做法,“有时那是故意的,一些餐厅甚至制定新的菜单项,然后故意让顾客们远离菜单。我们不认为我们的隐藏菜单是个秘密,”Panera面包首席概念官史葛说戴维斯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实际上更希望人们谈论它,而人们也会通过好奇心,总有渠道知道隐藏菜单的秘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它使一切都显得低调。”

    一方面,餐厅可以通过隐藏菜单尝试新的东西,在试水之后决定这款产品是否上市,如果产品不如预期,也可以在此阶段做一些小改善;要是客户反应冷淡,则可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另一方面,尽管有一些顾客可能会觉得被冷落,但对于真正忠诚的客户,知道隐藏菜单的内容会让他们有优越感,这是一种资深客和内行人身份的象征,而忠诚顾客尤其需要迎合,因为他们能让餐馆名声远扬。

    咖啡店的这些秘密,你知道吗?

    a.红茶拿铁压根不是咖啡好嘛!

    你以为拿铁就一定会由咖啡组成?别逗了,告诉你,红茶拿铁、抹茶拿铁都压根不是咖啡,它们的成本比咖啡低多了。

    拿铁的意思是将牛奶注入咖啡,拿铁并不代表是咖啡,它是意大利文里“牛奶”的意思。在欧洲,咖啡拿铁才是咖啡,而不会只叫拿铁。咖啡拿铁实际上就是牛奶咖啡。在咖啡传播的过程中,很多人慢慢喜欢简单地叫拿铁来代替拿铁咖啡。

    抹茶拿铁也不是咖啡,而是抹茶粉加上糖水再加上热牛奶(或者冰的)和奶泡混合而成,没有咖啡的成分;而红茶拿铁则是将鲜牛奶与红茶按4∶1的比例混合制成。

    b.星巴克咖啡怎么喝合算:

    在星巴克,有三种杯型可选,为中杯(tall)、大杯(grade)和超大杯(venti),如果你想要品尝标准风味,建议品尝中杯,因为中杯加一份浓缩咖啡(espresso),而大杯和超大杯则加两份浓缩咖啡(espresso)。但是,从性价比上来看,喝大杯最划算,中杯和大杯只相差三块钱,但一份浓缩咖啡(espresso)单卖却要15块。

    c.和星巴克比,Costa咖啡浓度更高

    一般来讲,每家商店由于机器不同,调制出来的咖啡风味也往往不同。星巴克的咖啡机为全自动型,Costa咖啡的咖啡机则是半自动的,对于咖啡师的操作更为严苛。这也就意味着,Costa咖啡对于咖啡师的要求更高,从性价比来讲,Costa咖啡使用的原料和制作成本更高,咖啡风味更浓。

    咖啡店员吐槽“奇葩”顾客:

    你以为咖啡店员们只会做咖啡吗?明显不是,他们每天的爱好除了给客人做咖啡外,就是吐槽和记者一样的“奇葩”顾客。

    “21秒”:她看起来20多岁,走进来风风火火的,来到柜台前用英文告诉我说需要一杯焦糖拿铁,但对其中的浓缩咖啡有非常高的要求,你知道,通常提取浓缩咖啡的时间在二三十秒之间,但她非常苛刻,必须用21秒完成,并且用英语重复告诉我操作方法,实际上,我们的咖啡机一般都没有这么精准的刻度,只是个区间,最后按她的要求我重复操作了10多遍。——BY咖啡店员小吴

    “来美式”:之所以叫他“来美式”是因为他姓来,每次只点美式咖啡,但是浓度要求很高,往往让店员去水,此外加一个果糖一份奶精。除此之外,这位顾客还十分喜欢与朋友比拼喝咖啡的浓度,因为在他看来,喝浓度越高的咖啡能让他越愉悦。——BY咖啡店员Era

    “Trouble maker”:这位顾客的朋友都这么叫他,麻烦制造者的名字也挺贴切,他喜欢喝中杯美式,加两个浓度,去冰和一份果糖,每次店员为他做好后,他大多不满意,觉得咖啡不是他想要的口感。包括有时候喝拿铁,他会指明要求店里的小F做,因为觉得只有小F做出来的咖啡能达到他的要求。——BY咖啡店员小储

    记者手记

    玩转你的“刁蛮”

    咖啡厅的隐藏菜单,隐秘又低调,这种神秘感就好像西方人对茶文化的艳羡,津津乐道是因为它的博大精深和新鲜稀罕。而对于大多数了解茶文化的国人来讲,茶道不过是在茶叶的基础上玩了些花样而已。

    我的留美小伙伴曾和我在杭州大厦星巴克调侃“这里的味道其实还不如美国小镇上一两美元买的路边咖啡”时,对于这种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味蕾的见解,我也只好心疼一句“不在风味在于逼格,你就当咱在西湖边喝龙井吧。”

    这让人想到,咖啡店里的各色菜单,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说或许早已司空见惯。这就像国人对茶类的不同喜好一样,大多数顾客的“刁蛮要求”,来自于对饮品文化本身的了解,而商家们能接招,其实只是玩转了饮品文化而已。

作者:商报记者 邵敏宸 实习生 周一 赵江越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