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深夜食堂”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10月31日 07:52:25 星期五  来源:城报

农心土豆蔬菜汤面

Q弹土豆拉面缠着筷子起舞

韩流来袭,不仅让中国观众爱上了韩国明星,也让吃货们知道了韩国拉面。拉面,几乎是每一部韩剧都少不了的道具,无论是头顶光环的大明星,还是为了自尊咬牙拒绝了高富帅的女吊丝,回到家中都会煮上一锅拉面,哧溜哧溜地吃得无比真性情。

韩国的方便面撩起了越来越多吃货的兴致,也渐渐演变出越来越多的口味,在The Ramen Rater的Top10榜单中,韩国的拉面都包揽了将近一半的席位。韩国的拉面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韩国人制作面条,会加重高筋小麦粉的比例,使得口感更具韧性。而农心土豆蔬菜汤面,在制作面条的过程中加入了土豆淀粉,面粉与土豆淀粉的完美配比让口感更加爽滑,久煮不糊,越煮越透明。

韩国拉面的口味普遍颇凌厉,以辛辣为主。对于这个季节害怕食辣上火的人而言,农心土豆蔬菜汤面的面饼采用风干而非油炸,酱包也更加温和,味道咸香微甜,这也让吃货们在煮拉面时能有更多自主配食材的余地,翻翻冰箱,丢几片蘑菇、撕点包心菜或者打个鸡蛋什么的,能让一碗泡面显得更加丰盛。

Prima Taste咖喱/叻沙拉面

东南亚香料成就了汤的灵魂

美国知名泡面达人每年都会在“The Ramen Rater”发表自己的吃货经。来自狮城新加坡的Prima Taste(百厨胜)的叻沙和咖喱两种口味泡面一度包揽冠亚军,今年被半路杀出的Mykuali Penang白咖喱拉面挤下冠军宝座,不过Prima Taste依旧成绩不俗,在前三甲中占有两席。

Prima Taste令面食爱好者心悦诚服地献上膝盖,好吃的秘诀究竟在哪里?除了选用优质精磨的小麦面粉外,运用古法和面让不少吃货直言:“就像妈妈在家里做的手擀面条一般,那筋道爽滑的口感绝非一般方便面能比。”而特色酱包囊括了数种东南亚香料,胡荽、肉桂、黑胡椒、香茅……让一碗浓郁的面汤洋溢着异域风情。

叻沙口味的酱包,呈现出新加坡美食精髓,叻沙又称喇沙,是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存在的峇峇文化(即华人马来人混合)的地道食品,通常用作面条的汤底。虾米、虾羔、蒜茸、干葱、辣椒、香茅、南姜及椰汁,熬煮数小时,口味甜、咸、辣兼而有之,吃罢直叫人额头沁汗,秋凉也会微微发烫。咖喱口味的酱包则更加温和清香,汤汁虽然醇厚,但是口感却依旧爽口,细细尝能体会到一丝丝蒜香。

夜风微凉的季节,似乎每个人都会滋生夜宵情节。新一季的《深夜食堂》回归,时间掐得如此恰如其分。小林薰大叔烹饪着一道道情怀满溢的美食,治愈着心灵,却也摧残着吃货的神经。当现实版的深夜食堂遍寻不着,自家厨房的一碗泡面也显得珍贵。泡面虽简单易行,却也不是一壶沸水冲下去那般简单。不妨在美国青年Hans Lienesch创办的泡面评选网站The Ramen Rater上找找攻略吧。这个网站每天都会搜集上传全球各地的泡面,罗列包装、料包等种种产品细节,并且每一款泡面的冲泡方式也不尽相同。真的吃货,一碗泡面也不能吃得将就。

札幌一番盐味日式炒面

肉香在温软蛋花里浅浅摇曳

日本人可谓方便面的开山鼻祖,日清食品公司的创始人安藤百福以一款“鸡汤拉面”让人们意识到即食方便面的便捷。此后,人们便在如何让方便面在便捷的同时兼顾美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今,即便你的口味再刁钻,也难免会有需要一碗方便面的时刻,比如不愿披头散发地外出觅食的深夜。

近年来,日本的方便面在The Ramen Rater上成绩明显下滑,但札幌一番依旧在今年的Top10榜单上保留一席之地。在以汤面为主的方便面阵营里,难得找出几款好吃的炒面。札幌一番的盐味日式炒面却拥有不少铁杆粉丝。

札幌一番盐味日式炒面好吃的秘密在于,精选小麦面粉制成的面条与风味独特的酱汁相得益彰,配料包也相当丰盛,沸水冲泡后,鸡肉和猪肉的香气扑鼻,与清脆的卷心菜和松软蛋花搭配,色泽鲜艳诱人,令味蕾火力全开。

作者: 编辑:陈俊男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